最新犯罪率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犯罪率
联邦警卫队进驻美首都 犯罪率减一半 副总统致谢(图/视频)
2025-08-22

美国联邦政府接管首都警局后,华府的犯罪率大幅下降,副总统万斯、国防部长赫格赛斯等多名高级官员,周三亲自前往“国民警卫队”的驻扎地,向他们表达感谢。与此同时,联邦政府也在对华府警局是否“虚报”犯罪数据开展调查。 美国副总统万斯:“我们不应该这样生活。我们不能任由我们的城市被暴力、混乱和无序所占据。”

川普命联邦接管华府警务一周后 犯罪率显着下降(图)
2025-08-20

司法部长邦迪(Pam Bondi)周二(8月19日)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文宣布,执法人员周一晚间在华盛顿特区的行动中逮捕了52人,包括一名此前因酒驾和持有毒品罪已被定罪的MS-13帮派成员,并缴获9支枪械。

全美校园犯罪数量增 5年受害学生数超150万(视频)
2025-08-14

美国联邦调查局近日公布校园犯罪记录,显示截止2024年的五年来,全美发生了超过150万起校园犯罪,其中13岁~15岁的青少年,犯罪率最高。

警方收缴逾千枝非法枪 纽约市犯罪率持续下降(图)
2025-03-11

2025年3月10日,纽约市长亚当斯和纽约市警局局长蒂施、副市长多特里等官员在布碌仑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Ed Reed/Mayoral Photography Office)纽约市长亚当斯3月10日表示,自今年初以来,警方已从街头收缴超过1000支非法枪支,而从他上任以来,警方...

马来西亚犯罪率飙升,中共免签政策成关注焦点(图)
2024-12-03

资料照片:2024年10月2日马来西亚吉隆坡九皇斋期间的传统舞龙。马来西亚槟城—根据马来西亚和中国签署的免签协议,中国公民可免签入境马来西亚停留最长30天,而马来西亚公民入境中国则享有15天免签待遇。然而随着马中互免签证政策的实施,公众对社会安全的担忧也日益升温,主要...

杨乃悟:看起来很刑的人越来越多了(图)
2024-07-18

今天,最高院发布了一季度的审判数据。今年一季度,民商、行政、执行案件都有下降,唯一同比增长了6.99%的是:刑事案件。上涨的各种罪行中,包括什么强奸罪、开设赌场罪等等。其中有4种犯罪的增长最为显著。第一种是盗窃罪,第二类是诈骗罪,第三类是隐瞒犯罪所得,第四类则是运输、制造毒品罪。...

何清涟:香港 警匪片走向真人版
2024-05-31

香港不仅只是香港人的家园,那地方曾是世界上最宜居之地:中西文化并陈,华洋怡然杂处,中外美食在那里都以特别精致的形式呈现,香港人与洋人各自按照自己原来的生活模式,各取所需。逾万家跨国公司的办事处与各国NGO云集此处,既为香港带来了丰厚的商业利益,也让全世界爱好异国情调的国际主义者云集香港,更让人产生几分神秘感的是世界上五大情报机构与中国国安活动均在那里活动,演绎各种只有这个圈才知道的冒险故事。

孙诚:今非昔比的香港(三):快速增长的犯罪数字
2024-05-25

近年来,香港日渐上升的犯罪数字正引起广泛的关注。多位香港市民接受了本台采访,谈到了他们眼中逐渐恶化的治安环境,以及他们心目中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国际大刀会:香港罪案数量飙升根据香港政府公布的数字,去年即2023年一年中,香港的犯罪案多达90276宗,比2022年的70048宗多了...

名家专栏:为什么许多加州人选择留下?(图)
2024-04-03

2021年12月31日,人们在洛杉矶的一个公园里享受阳光明媚的午后,眺望市中心的天际线。英文大..;专栏作家Christian Milord撰文/原泉编译为什么有些加州人逃离该州,而另一些人却选择留下来呢?大部分迁走的人是因为庇护城市的犯罪率和无家可归者人数不断攀升,以及生活成本高...

芝加哥市长就任30天 犯罪率飙升38%(图)
2023-06-17

芝市长强森在5月15日就任。(本报档案照片)强森(Brandon Johnson)就任芝加哥市长一个月,该市治安仍面临严峻挑战,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芝城过去一个月的犯罪率比去年同期飙升了38%。尽管芝加哥的犯罪问题早在强森上任前就存在,但新犯罪数据仍使民众对强森就任首月处理公共安...

【微博精粹】习总威武:又开始选右派了
2023-03-10

cskun1989:最高人民法院向两会提交的工作报告中披露:过去五年全国法院系统判处罪犯776.1万人;而之前2018年向两会提交的报告披露:过去五年判处罪犯607万人。也就是说10年时间全国就判处1370多万罪犯,约占总人口的1%,也就是说每100人中有一个罪犯。这还只是过去10年的数据,这足以说明中国是一个高风险社会。

犯罪学家:渥京禁枪令 真正打击的是守法公民
2022-12-09

民调显示,枪支管控最受大城市选民支持,对枪支或武器法越不了解的人群,越支持枪支管控。政府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无知,一心只针对枪支管控,不将精力放在暴力犯罪打击上,拿出一股保护公共安全的架势,却不去对付真正的枪支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