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清零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清零
欧盟商会主席批中共清零严重伤害企业(图)
2022-10-09

2022年6月10日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对面的外滩。(Liu Jin/AFP)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德国企业高管伍德克(Joerg Wuttke)北京清零政策造成的日益严重的经济损失表达了强烈不满。在北京对异议人士的压制之下,他直言不讳的批评越来越引人注目。据路透社周六(10月8日)发...

清零「大嘴鸟」? 戴口罩能吃饭、吹笛子、核酸检测?网友嘲讽(图/视频)
2022-10-08

中国市面上出现鸟嘴口罩,民众能戴口罩吃饭。图:翻摄自推特中国疫情持续延烧,当局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严格监督民众做好防疫措施。近日推特流传影片,只见民众为了方便用餐、进行核酸检测,配戴鸟嘴口罩,此举引发外界热议,网友纷纷嘲讽:可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了。根据网络影片,中国小学生在...

“清零”新招 海口机场惊现全封闭“隔离车” 宛如囚笼(图/2视频)
2022-10-08

中共“动态清零”又出新招。海南省海口国际机场出现运送“风险人员”的全封闭“隔离车”,车有四轮,由人力推动,宛如囚笼。

20大前 中国爆首例BF.7变异株 解封或在明年(视频)
2022-10-08

中共的清零政策,与国际社会格格不入,二十大之际,突如其来的封控,在各地上演,人们四散而逃。国际聚焦中共何时解封,很多分析人士认为,至少会持续到明年三月之后。在美东,本周末迎来纽约国际动漫展(New York Comic Con),预计将吸引超过20万访客。浙江杭州民众:(尖叫)啊...

细听低吟:新冠新节点:为何请回“逃兵”管轶担任病毒研究院院长?(图)
2022-10-08

上海市病毒研究院星期一(9月26日)揭牌成立,同时公布了首任院长,正是消失在公众视野数月的病毒学家管轶。消息一出,许多网民开始翻起旧账,质疑上海相关部门的这一决定,挖苦管跑跑曾临阵脱逃,德不配位。也有网民猜测,曾公开反对清零的管轶获此职位是否意味着防控有所松动。逃兵管轶管轶被贴上...

紧盯二十大 国际投资者推测清零何时结束(图)
2022-10-08

图为2022年9月1日,四川成都封城前,民众排队抢购物资。在未来的一周,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被认为可能进入第三个任期,国际投资者们正在密切观望——随着清零政策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北京是否会在二十大后转变路线,为逐步开放进行政治铺路。路透社报导,国际投资者们都...

过度防疫下的惠州大亚湾:一例阳性几十万人遭殃(组图)
2022-10-08

10月6日惠州华润小径湾被封控继日前山东东营因两例新冠病例对百万人次进行核酸检测后,广东惠州大亚湾又发生了类似的高强度防疫。仅仅因为一例新冠阳性病例,当地就设置大片的高、中风险区,并连续两天每天给四十多万人测了核酸。过度防疫,我要回家。过度防疫,我要回家…&hell...

封城抗疫明年初要变?专家称清零已是政治效忠运动 要变也难(图)
2022-10-08

位于北京旅游景点的一家餐馆服务人员坐等顾客上门。(2022年10月7日)在中共二十大即将来临之际,中国许多地方出现新一轮新冠病毒疫情反扑,各地当局一如既往遵循习*近*平制定的清零政策,把疫区的民众封锁在家,公交系统停运,一切进入静态管控。这给那些期盼中国放开疫情管控,追随世界潮流与病...

中共极端防疫 多地重金怂恿民众当告密者被批(图)
2022-10-07

2022年1月20日,天津市民排队等待COVID-19(中共病毒)核酸检测的鸟瞰图。正值中共二十大前夕,当局加强疫情封控措施,众多城市处于部分或全面封锁状态,波及数亿人。在清零政策下,各地纷纷出台多种防疫管控措施,包括鼓动大众针对违规人员进行举报,官方给予相应的奖励金额不等,部分...

外资加速撤离中国 债市8个月流出982亿美元(图)
2022-10-07

2022年10月5日,国际金融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过去8个月,中国债市总计外流982亿美元。中共二十大前,外资加快撤离步伐。国际金融协会数据显示,过去8个月,中国债市总计外流982亿美元。外资撤离中国呈现“前所未有的态势”路透社报导,国际金融协会(IIF)10月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

醒醒吧,20大后中国清零防疫政策很难松绑(图)
2022-10-07

北京宣传喜迎二十大美联社有中国问题观察人士期待,中共二十大的召开将预示给中国经济蒙上阴影的严格防疫政策会告一段落。但有分析人士称,这些观察人士可能会失望,人们也许要等到进入明年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才会看到政策调整。美国华尔街日报6日报道,中国政府为防控疫情采取了封城、大规模检测以...

上海核酸亭变疫区 居民接通知“十年不准出门”(组图)
2022-10-07

上海一小区发现阳性,周边一个核酸亭也变涉疫区,许多去过的居民被通知数年内“非必要不出门”。网民嘲讽官方出错,同时哀叹“动态清零”政策何其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