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民国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民国
民国一件件不可思议的奇事 (图)
2017-08-10

顾博士是杰出法学家、外交家,但他对于鬼魂、幽灵、第六感等许多超自然现象仍抱有浓厚的兴趣。虽然科学家们大多数认为鬼魂之说是迷信,但他认为不尽是迷信,总有一天灵魂现象将会被解释明白。他从海牙回到纽约,在友人为他设宴洗尘席间,曾对好友们叙述了一件亲身经历的奇妙故事。

20位民国精英大师留在大陆以后的厄运(图)
2017-07-24

1969年过年后,陈寅恪一家被扫地出门,迁至中大校园西南区五十号一所四面透风的平房居住。此时陈寅恪病体衰弱得已不能吃饭,只能进一点汤水之类的“流食”,偶有亲友偷偷登门拜望,他躺在病榻上已说不出话,只是眼角不断有泪流出,望者无不凄然。身处困厄绝望的陈寅恪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但面对几次被登门的“革命者”乱拳打倒,心脏病日趋严重几乎瘫痪的唐筼,陈认为爱妻可能将先于自己命赴黄泉,悲凉无助中,夫妻相对而泣。

老照片:原来我们从小都被骗了!(图)
2017-07-14

中共课本说,在旧中国,连火柴、水泥、铁钉都生产不了。事实上,1879年就有了佛山巧明火柴厂,1906年有了唐山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厂1919年就已经造出万吨轮,1919年,福建船政局制造了我国第一批飞机。

在“旧社会”佃户与地主打官司能赢的“永佃权”(图)
2017-07-02

永佃权是中国从宋代就有的法律直至民国年间。怨不得佃户与地主打官司能打赢。原来,其背后有强大的国家法律支撑。原来我国在宋、元、明、清直到民国,早就将“永佃权”纳入法规了。原来地主不能随意辞退租种他家土地的佃户。原来地主不能随意加租。原来——

罕见老照片 博物馆收藏毛致蒋信 告诉你谁是中流砥柱 老照片
2017-06-27

1938年9月29日,毛泽东致蒋介石信,现陈列于台北“国父纪念馆”。此信回答了所有对抗战期间谁是领导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和领导者的争论。介石先生惠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在国人无不崇仰。

罕见老照片 民国小学生作文论民主 比韩寒专业 惊呆了!
2017-06-25

泰坦尼克沉没,两月后的民国高等小学春季教材课题为“铁达尼号邮船遇险记”。充满人文气息:船既遇险,船长督促船员救护,既知无可为,乃发令下小艇,小艇既备,又令男子退后,妇孺登艇,男子闻令即退,无有暄哗…时船中电灯照耀俨如白昼,乐工奏曲,久之,乃易其欢愉之调为庄严之音:上帝,吾将近汝。

难怪民国出大师 :《民国老课本》话语精辟 美到心醉! (图集)
2017-05-01

和今天的语文课本比起来,民国时期的这些老课本,实在是温馨而感人。不禁让人感受到那时虽然国家动荡,战火连绵,经历了新文化运动,然而,从当时的教材上,我们依然感受到五千年文明的温度并没有冷却,读经虽然废除了,而语文课本里的文化血脉,依然在流淌(而我们今天的...

难得一见老照片:走进民国时期的时尚女性生活(图集)
2017-04-30

在民国,中国女性确实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特别是服装、举止、行动力。高跟鞋、丝袜、旗袍、乃至泳装貌似从表象上已经和过去传统的中国女性的审美标准发生决裂。图为1933年左右,两位年轻的女士坐在麻将桌旁,桌上散落着水烟袋、香烟卷、大洋。(图源:VCG) 1...

和现在对比强烈 二十年代北京的生活水平 太让人羡慕了(图)
2017-04-20

据史料分析,二十年代北京“四口之家,每月十二元伙食费,足可维持小康水平”。又,按照《一九一八~一九八零年北京社会状况调查》的结果,二十年代初一个四五口人的劳动家庭父母加两三个孩子,或老少三代每年伙食费一百三十二点四元,也即每月十一元就可以维持了。当时一个标准家庭的贫困线定为每月收入十元(合今人民币三百五十元)之下。

铺天盖地地谴责――共产党就这样推翻了民国政府(图)
2017-04-19

1941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在延安创刊。毛泽东为《解放日报》写了发刊词。1942年9月起该报兼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报,1947年3月27日停刊。新华社发 抗日时共产党民主言论摘录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一直宣扬民主,到抗日战争中,偏居一偶...

难得一见老照片:牛!看一个民国军官的家庭相册 (组图)
2017-04-04

(女主人)家庭相册·1930年代-1940年代 (夫妻合影)家庭相册·1930年代-1940年代 (家庭照)家庭相册·1930年代-1940年代 (家庭照)家庭相册·1930年代-1940年代 (夫妻合影)家庭相册·1930年代-1940年代 ...

廿位留在大陆的民国精英 令人扼腕的命运 (图)
2017-03-30

图为胡适全家合照,胡适(右一)、江冬秀、胡祖望(左一)、胡思杜。 胡思杜 胡适幼子。北京沦陷前夕,蒋介石派专机接胡适,胡思杜不愿随行,说:“我又没有做什么有害他们的事,他们不会把我怎么样。”1950年,胡思杜发表《对我的父亲胡适的批判》,骂胡适是“帝国...

陶杰:民国两大师生死契阔 断肠一幕
2017-02-10

胡适叫陈寅恪全不要回头,但陈寅恪决定回一半头,两位好友在上海分手。陈寅恪乘轮船南下广州,胡适依依送别。留在北京的另一位好友冯友兰说:“寅恪先生见解放军已至北京,亦以为花落而春意亡矣。”既知花落春残,遂又何故留恋?读历史的功能,即系于人生交叉点此片刻抉择。

如今和清末惊人相似?告诉你传谣如何变事实
2017-02-02

清末的时候很多人心里也是清楚(载沣)不可能说“快完了,快完了”这样的话。溥仪登基大典上的王公大臣也能听到载沣说的是“快好了,快好了”,但是大家还是愿意相信那个谣传。所以,清末就算有微博微信天天辟谣也没有用,因为那个谣能迅速传播是因为说到很多人的心里去了。清末的时候就是这样,那些王公大臣跟普通百姓一起传谣,很快就把谣传变成了历史事实。

羡慕... 恬静闲适与世界接轨的民国生活 图集
2017-01-28

1945年的成都 每一张照片都是故事(组图)
2017-01-22

这本影集真实记录了美国人威廉·迪柏先生(William L. Dibble)拍摄到的当时中国和中国人民的一些珍贵画面。插秧的农民 磨米、晒米 那时成都也有乌篷船 飞虎队员在凤凰山机场 马拉大车 田间的午饭,好有气质的主妇! 自家磨的米 专...

涅槃: 眉头上明明刻着一个“穷”字 图
2016-12-11

教科书告诉我们,万恶的国民党政府从1946年7月到1947年4月,货币发行量陡然增加了16万亿,我又查了查《中国物价史》,说是1937年100元法币能买两头牛,1948年能买4粒大米。我紧紧攥了攥手里这几十张100元,十年后能换几粒大米?半年印了16万亿钞票是万恶的,一个月印了14万亿是伟大的。

大吃一惊!原来“万恶的旧社会”这么好
2016-12-03

武《银元时代生活史》中,作者陈存仁则毫无顾忌地说自己在上海当见习医生时,每月薪资虽只8元,但袋中常有铿锵的银元撞击声,使他气概为之一壮,外表飘飘然,“第一个月,吃过用过,口袋中还剩下5块钱。”与此同时,新成立的上海市公安局,巡警月薪10至13元,巡长16至18元。有趣的是,这种连纺织女工都不如的工资水平,居然比北洋军阀时期的淞沪警察厅还要高1至2元钱。《银元时代生活史》一书也披露:上海卫生局的一名科长,月薪也不过30元。

触目惊心的黑暗面!你平时不会知道的另类鲁迅(组图)
2016-11-30

1 鲁迅自己说,弃医从文的原因是觉得“强健民族体魄”不如“医治民众心灵”更为重要。但其弟周作人却曾著文提及:鲁迅从日本仙台医专退学,主要其实还是因为“成绩不好”。最高的伦理学83分,德语、物理、化学只有60分。 而他“最敬爱的”藤野先生教的解剖学只有59...

【微揭秘】老照片 只有蒋介石领导才能打赢这场艰苦的卫国战争
2016-11-01

在一个弱国遭遇强国侵略,屡战屡败,危急震憾之时,产生一位百折不挠的领袖,以超人的智慧,领导军民,奔赴胜利,这种人物历史上曾经有过,至于胜利之后,对于身受其横暴侵略达半年世纪之久的世仇,竟采取“不念旧恶”、“与人为善”的宽大政策,这种人物历史上未曾有过!前者是豪杰作的事,后者只有圣贤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