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革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文革
民国享誉上海滩的“梁氏三姐妹"都长命百岁 怎么躲过文革【阿波罗网报道】
2024-03-14

阿波罗网李冬琪报道/章立凡在"X"发布:分别名为梁赛珍、梁赛珠、梁赛珊。尽管一生未婚,却都长命百岁。 梁赛珍于1997年去世,享年101岁;梁赛珊紧1999年辞世,享年103岁;梁赛珠2008年去世,享年112岁。 上海沦陷后她们移居新加坡,不然躲得过镇反四清反右躲不过文革,不可能寿终正寝的。

抄写苏东坡词惹大祸 我跟苏东坡不一伙(图)
2024-03-14

大学毕业时,作为右派学生,我选择了自谋职业,并很快在我家所属居委会办的一间小工厂找到一份工作。这个小厂由本居委会辖区内的一些家庭妇女及社会闲杂人员组成,居委会书记兼主任就是厂里的书记兼厂长,管段户籍(片警)则是厂里的最高权威。我被分配在铸造车间,月薪18元。几个月后,有人知道我是...

渣滓洞他待四百多天还逃脱 文革他能忍几天?(图)
2024-03-13

小说《红岩》曾经在大陆风靡一时,其作者罗广斌把国民党的渣滓洞等监狱描写得恐怖残暴至极。而事实上,罗广斌在渣滓洞待了1年零2个月,还能够成功逃脱,而他在中共发动的文革中,仅6天时间,就不堪忍受酷刑折磨,跳楼自杀了。

文革重演?传大陆数学试卷满是“习语录”(组图)
2024-03-13

中共文革时期,课本章节和考试题都要以“毛语录”开头。近日网传大陆某地数学试卷,每道题都冠以“习语录”或中共政策的“大帽子”,宛如文革复辟。

严歌苓:“红卫兵”式华人的王牌:凡事皆扯“种族歧视”
2024-03-11

有次我的一个女友去一家奢侈品店购物,店里正在减价,折扣大得吓人,因而招引了大群平日不敢问鼎此店的人们。我的女友刚从货杆上拿下一件衣裙,她身边一个八十来岁的白人奶奶脱口而出:“Go back to your China!”女友反应神速,脱口回道:”Go back to your grave!”白人奶奶带有严重种族成见,歧视是明显的,但她为什么刹那间就判断出我女友应该滚回的是中国,而不是台湾、韩国或日本?

惨案!文革时期被打死的第一个女教 居然是土改的狠角色!(图)
2024-03-11

搜了一下,确有此记载。我在去近代史研究所工作前,就认识了卞仲云的丈夫王晶垚,后来成为同事。也听他女儿讲过这桩惨案。因一直同情王晶垚一家,我得此截图后好久都不愿去求证此事。革命革命,多少罪恶假汝名义而行!搜了一下,确有此记载。我在去近代史研究所工作前,就认识了卞仲云的丈夫王晶垚,后...

【微博精粹】轮到习*近*平、李强喊了:我们是最后一代
2024-03-10

10anfeng:习说中国经济是大病初愈在恢复。还是大病初起在恶化?初愈和初起,截然不同两种感觉和事实。中国经济是另一场瘟疫,与新冠并驾齐驱。到底是习战胜了新冠,还是新冠胜了习?是习战胜了经危,还是经危胜了习?是新冠对中国危害大,还是习新冠清零对民危害大?是经济对民危害大,还是习经济处方危害更大?

肃杀一幕:中国“爱国”网民围攻“新三害”(组图)
2024-03-10

两会期间中国严控舆论,惟对民粹言论大开绿灯。狂热的民族主义者将矛头指向莫言、清华和农夫山泉,评论指中共藉当代义和团转移对两会不利的言论,忧习*近*平治下这种返祖现象越演越烈,导致文革重现。两会期间中共严控社会舆论,在肃杀的政治气氛中,民粹之火烧出新三害:莫言、清华大学和农夫山泉。先是...

文革红卫兵打人实录:“打!狠狠地打!”
2024-03-10

中共罪行录之一百九十七:打!狠狠地打!文革年月是个疯狂年月,走遍大江南北,哪里没有滴血的皮鞭?哪里没有屈死的冤魂?时间:1967年9月28日晚上9时许;地点:淮北。市委三楼会议室里,窗户用毯子蒙着,灯泡用绿纸包裹着,墙上靠着好几根木棍。十几个红卫兵,有的手拿电线缠的鞭子,有的握着...

守住底线的文化人
2024-03-09

011957年反右,冯雪峰被划为右派分子,批斗他时,不论是作协还是本单位人民出版社召开的会议,王任叔都从不发言。他保持了沉默,也保持了自己的良知。虽然他无法阻止,也绝不附和。02文革中的一天,刚从干校回来的吕叔湘悄悄上门拜访叶圣陶。寒暄后,叶老睁大了眼睛问他:你是什么罪名?吕说:...

【重磅】李洪林:我的“理论工作者”经历
2024-03-08

田家英很欣赏这篇调查报告,因为那上面写的都是他也亲自看到的。我们回到北京以后,田把调查材料交上去了。我很高兴,能让毛直接看到这些第一手材料。谁知我又错了。毛泽东看了调查报告以后大怒。田家英把毛的责备独自承担了,从而使我躲过一劫。但我的思想却开始彷徨了,说实话倒是“犯错误”,究竟怎样才算政治正确呢?换句话说,党的政治究竟是什么?要怎样才能跟得上,怎样才能不犯错误呢?

文革集邮也是罪过(图)
2024-03-07

集邮,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已缺少了足够的吸引力,但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却相当流行,笔者家中迄今还有着几大本集邮册,都是那个时候购买、收集的。然而,在十年文革中,集邮却是被视为四旧,被批判和禁止,有些人为此还吃了不少苦头。什么是四旧?1966年5月,文革正式爆发后,响应毛号召的红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