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被删除的速度快得惊人。一个阅读量不足一千的帖子,通常不会引起审查系统如此迅速而精准的反应。这种效率暗示着一种高度警觉的监控机制,它并非被动地等待舆情发酵,而是在火星出现的瞬间就已启动。这并非笨拙的官僚主义延迟,而是一种经过演练的、主动的协议,其目标是在问题成为公众话题之前,就将其扼杀在摇篮里。就在文章消失前,10个新的用户通过那个群二维码,悄无声息地进入了这个微信群。算上文章作者“坚果兄弟”、他的两位朋友,群成员的总数不多不少,正好是13人。这个数字本身让人想起“最后的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