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孔子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孔子
孔子说了一句“脏话”,流传千年,成了我们今天老师们的口头禅(组图)
2022-05-31

孔子,孔圣人,万世之师表,甚至他的每一句话都成为了后世的至理名言。但万万没有想到孔子也说过脏话,而他的一句脏话,流传了千年,最后竟然成了至圣名言。那么,这句脏话到底是什么,孔子为什么会说了这句脏话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其中的历史真相。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门下有3000...

楚一丁:五四的困惑
2022-05-03

这位朋友却一本正经地跟我说:“其实,与这些ABC比起来,我们这些中国大陆来的人才是真正的香蕉。”他解释说:“我们这些文革后出生长大的人,满脑子都是政治课上学到的那个由俄国的一声炮响送来的德国人发明的主义。谈到孔子出口就是孔老二,没有半分的尊敬。看上去是黄皮肤,内里装的却是俄国的思想、德国的主义,不是香蕉又是什么?”

孔子被刨坟烧骨 孔德成拒回大陆 【中南火海】75
2022-04-18

历朝皇帝对孔子的推崇,让孔子的子孙后代也都受到厚待,被敕封为“公”、“侯”等等。在这些封号中,北宋仁宗时敕封的“衍圣公”,持续的时间最长,最后沿袭此号的,是生于1919年的孔子七十七代孙孔德成。而他1949年离开大陆,直到2008年终老台湾,都没再踏上大陆、回过曲阜。什么原因呢?今天咱们就来讲讲。

被遗忘的礼仪艺术:蕴含神性智慧的正确行为(多图)
2022-03-27

表现为善良、优雅、沉着和无私的行为可以将我们与神性相联为了追求时尚或现代派,当今的文化似乎对我们祖先所提倡和实践的礼仪几近毫无了解。Sarah Annalise撰文/大..;记者凯茜编译礼仪有其神圣的智慧。它是一种文明的艺术形式,跨越文化和时代,造福所有参与...

不应遗忘的六六至六七年之间的反孔运动
2022-03-16

一九六六年年十一月,一支由大约200名的红卫兵组成的长征队伍从北京被派往山东省曲阜孔子的家乡。在这里他们亵渎和捣毁了大量与孔子有关的历史墓碑,文物和建筑。这就是文化革命的第一次反孔运动。尽管这个事件对全面了解整个文化革命有明显的重要作用,然而研究文革的学者...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孔子(图)
2022-03-05

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博爱精神。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是对民众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

孔子:蠢人遇事才只会讲道理,看看聪明人的做法(组图)
2022-02-20

早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据说是出自《论语》。故事是这样的:孔子的徒弟子贡有一天遇到了一个身穿绿衣服的老者,这个老者向子贡提了个问题,问:一年有几个季节?子贡回答一年有四季,老者摇头说不对,一年只有春夏秋三个季节。于是子贡开始和老者争论,并且耐心...

文革中红卫兵砸毁曲阜孔子故居全过程(图集)
2021-12-09

1966年10月间,中央文革“红人”戚本禹通过《红旗》杂志负责人林杰指使北京师范大学红卫兵头领谭厚兰去山东曲阜“造孔家店的反”,因为孔子是“万世师表”,刨孔子坟的历史使命理应由未来的教师们承包。 11月10日,谭厚兰一行二百多人到曲阜,与曲阜师范学院联合成立“讨孔联络站”。砸孔坟前,他们请示了戚本禹,戚又请示陈伯达。12日,陈批示“孔坟可以挖掉。”他们便砸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查封孔府,扫荡了孔子及其后裔安息的孔林。

中国最排面婴儿:军队保护产房,国家鸣13响礼炮(组图)
2021-11-07

一些人,从呱呱坠地开始,他的身上便承载着太多的责任与希望。有的人,是小小家庭的希望;有的人,是整个家族的希望;有的人,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希望,是一种文化的希望,是一种不能亵渎的信仰。民国时期就曾经有这样一个人,他出生于山东,有着极其特殊的身份。在出生的时候,...

不应遗忘的六六至六七年之间的反孔运动(图)
2021-10-19

一九六六年年十一月,一支由大约200名的红卫兵组成的长征队伍从北京被派往山东省曲阜孔子的家乡。在这里他们亵渎和捣毁了大量与孔子有关的历史墓碑,文物和建筑。这就是文化革命的第一次反孔运动。尽管这个事件对全面了解整个文化革命有明显的重要作用,然而研究文革的学者...

告密,才不是传统文化(图)
2021-09-29

发生在亲人、朋友之间的告密行为,由于直接破坏了小共同体最基本的人际信任,挑战了人伦底线,更是受儒家抵制。

少年戒色,中年戒斗,晚年戒…..(组图)
2021-08-30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人活着,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要懂得节制自己。人生道路崎岖,行走路上挫折不断,但这辈子,尤其要注意这三劫。戒了这三样,生活才能平坦。01少年戒色少年时...

吃鱼时,第一筷子先夹哪儿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聪明人通常先夹这(组图)
2021-08-27

我国自春秋时期以孔子所住的论述中,就曾表明了饭桌文化的重要性,在饭桌中吃饭的礼仪更是受到很多人的追捧,比如吃饭的时候,应该等长辈先动筷。而在吃鱼时,第一筷子先夹哪儿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聪明人通常先夹这。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种是会先夹了鱼头,那么他是一个...

子贡富可敌国 他从孔子这学到什么经商密钥?
2021-05-20

对子贡来说,儒家思想是真正融汇于心,并指导行动的为人处世的准则。子贡以礼待人,谨守信义,重视信誉,从不损人利己,提供值得信赖的商品、适度地赚取利益,他以“和为贵”、广交朋友,”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孔子识人术:看人有诀窍,识人有四法,学会了让你看透天下人(组图)
2021-03-17

关于识人辨人,一直以来都是古今圣贤都很关注的一方面。那今天月涵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孔子的识人四法。看他对父母的态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他早期创立了仁学,而孝又是仁的重要内容之一。他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孔子看来,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是实行仁德和孝道...

一辈子能做到这四个字,定能飞黄腾达,非富即贵!(组图)
2021-03-17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孔子说,就书本知识来说,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君子,是儒家理想人格的最高标准,连孔子都说自己还没有做到。可见这个标准是很高的。也可见孔子的谦虚。其实,如果连孔子都没有做到,又...

王干城: 中国文化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2021-03-07

以今观之,老子道学与孔子仁学应该相辅相成,道学建制度,仁学树人格,二者缺一不可。

古人忠告:“君子有三戒”,少年时戒色,中年和老年要戒啥?(组图)
2021-02-23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当时社会上最为博学的人,如今已然成为了世界上的一张中国名片。孔子曾说到,君子一生中应当节制自己,少年、中年、老年时都不能纵欲,少年时戒色,中老年戒啥?一、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人是一种兼具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动物,...

"愚不可及"是在说愚蠢吗(图)
2021-01-20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用愚不可及形容一个人愚蠢无比。愚不可及源自《论语》。《论语·公冶长》载: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意思是说,宁武子这个人,在政治清明时就显得很明智,在政治黑暗时就假装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