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和尚沉思片刻后说道,这次抗战胜利后,中国会出现不同的面貌。蒋介石听了之后深感疑惑,问他会是什么不同的面貌?虚云沉默不再作答。二战的结局正如虚云预言,“十”字意大利军最先无条件投降,德国纳粹战败,“日”本签署投降协议,紧接着国共两党内战,到1949年才告一段落。
5月19日,莫理循在另一封信中披露了部分王公大臣的财富:“梁士诒,铁路总办,……聚敛一千三百万镑。陈璧,邮传部尚书,五百八十五万镑。李德勋,津浦路北段总办,一百四十二万五千镑。而庆亲王据称在外国银行的存款,即有七百一十二万五千镑。最后,许多其他消息透露,外务部两位大臣,那桐和曹汝霖,据说由于卖国而每人每年接受之外国礼品,达十五万到三十万镑之多。”如果没有绝对的权力,他们怎么可能聚敛这么多财富?
民间相传,叶赫那拉氏和爱新觉罗氏是有着灭族之仇的宿敌,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女真族灭亡了叶赫部族,叶赫那拉氏的部族首领,在被灭亡前一刻,一手指天,发出了怒吼:即使我叶赫那拉一族,男丁死光,只剩下最后一个女人,也要灭亡爱新觉罗氏。就这样在两百多年后的1852年,...
天津顺直咨议局1905年为清光绪三十一年,危机四伏的清王朝终于下诏预备立宪。作为预备立宪的重要组织部分,各省在1909年(宣统元年)完成了地方议员选举,成立省谘议局;并于次年完成了资政院议员的选举,召开资政院第一次常年会,宣布资政院开院——这是历史性的一刻...
隆裕太后及溥仪 1911年10月30日,武昌起义20天后,清廷一天之内连下四道上谕,做出大幅度让步、妥协,企望渐成燎原之势的“乱事”能因此迅速平息。 这四道上谕是: ——《俟简贤得人组织完全内阁不再以亲贵充国务大臣谕》(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汇编...
爱新觉罗·奕劻(1838年-1917年),晚清第一权臣和巨贪。乾隆帝曾孙,乾隆帝第十七子庆僖亲王永璘之孙。光绪十年(1884年),慈禧太后借口中法战争失利罢斥恭亲王奕訢,奕劻接任总理各国事务大臣,主持外交事务,并进封庆郡王。光绪二十年(1894年),被慈禧...
民国笔记史料中曾记载,辛亥革命以后,庆亲王奕劻颓丧不欢,家人劝其离开北京去天津,但他一时不愿走,一询问,方才知道老王爷在东交民巷外国银行还有三百多万两的存款。据曾经在载振府上当差多年的汪荣堃回忆:奕劻“一旦无权后,还是一个最大的富豪,所有家私现款入民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