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安排宏大而有序。当宋太祖立朝密镌誓碑,将不杀大臣与言事官定为本朝家法时,朝野的士大夫中,一种与道进退生死以之的思潮也在同时萌生。经历太宗、真宗两朝,以振兴道统为已任,以致君尧舜为理想,已然成为当时士大夫之主流思想。于是仁宗朝,人才辈出,几乎囊括了直至徽宗朝前的所有北宋名臣。...
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格局,到了崖山一役之后终于被打破了。来自大草原的成吉思汗后代骁勇有之,文明不足。他们马上得天下,也以暴力治天下。中原的华夏汉民族早在西周就产生了民本的思想,“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到了孔孟,发展为一套完整的执政为民的儒家王道。民意代表天意,而士大夫又代表了民意,所以为政者不得不尊重士大夫。
那时国家并不禁武,民间开了很多武馆,连俄国的武术家也到上海揾食。现在国家反而禁开武馆,香港政府亦对武馆有顾忌。另外,当时中国有宗教自由,教会传教之余,会到农村起学校,见到有才华的华人,再保送到美国留学。而且当年有人口进出自由、产业自由,就算不能到外国读书,穷人把心一横卖猪仔去外国,打工5、6年,回国后也能自己开厂。但现在只有有钱人才可以出国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