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乌克兰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乌克兰
普京最近没了霸气(图/视频)
2022-05-20

实在打不动了普京俘获国内万千俄粉的主要原因是霸气。但最近的普京可能要让国内俄粉失望了:普京最近说话都特别温柔,之前的霸气不知道哪里去了。面对芬兰和瑞典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相继霸气的宣布加入北约,普京竟然非常平静的帮对方解释:他们加入北约对我们没有威胁。这一巴掌打得国内俄粉眼冒金星,不...

美参院通过援乌400亿美元 法案送交拜登签署
2022-05-20

美国联邦参议院今天同意对乌克兰提供近400亿美元的援助,将法案送交白宫予总统拜登(Joe Biden)签署。乌克兰遭俄罗斯入侵将近3个月,华府正加紧脚步维持军援乌国力道。路透社报导,参议院今天以86票对11票,通过这项军事、经济和人道援助方案,这是美国至今规模最庞大的对乌援助方案...

被俘乌女军医贴身拍下马立波惨况256GB画面流出(图/视频)
2022-05-20

俄罗斯军队围攻乌克兰港市马立波期间,乌国女军医塔伊拉用随身摄影机记录第一手伤亡惨况,并把影片储存在一枚指甲大小记忆卡交给媒体偷偷携出,如今她却遭到俄国俘虏。

大炮、导弹助攻 俄军进攻乌东斯洛维扬斯克 乌总参谋部:被打回原地(图)
2022-05-20

乌克兰合成兵种团士兵操作自走炮。图:翻摄自腾讯网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今(19)日报导,乌克兰军方于当地时间周四表示,试图闯进乌克兰东部顿内茨克地区斯洛维扬斯克(Sloviansk)的俄军,已遭受损失并撤退,尽管俄军过去24小时内在宽阔的战线上进行大炮和导弹袭击,但没有...

德国总理朔尔兹表示应帮助乌克兰重建,但不支持特别照顾乌克兰入欧盟(图)
2022-05-19

朔尔兹 REUTERS- MICHELE TANTUSSI德国总理朔尔兹5月19日表示,欧盟须找到“迅速且务实”方法帮助基辅,他提议设立团结基金帮助重建。路透社和中央社报导,在欧盟领袖即将召开高峰会前,朔尔兹对德国国会发言表示,欧盟必须为了乌克兰战后重建做准备,借由设立一个团结基...

回应法德?乌克兰申请加入欧盟抱怨受二等待遇(图)
2022-05-19

德国总理朔尔茨2022年5月19日在德国联邦议会发表讲话。乌克兰外交部长库莱巴今天周四批评欧盟某些国家在乌克兰加入欧盟的问题上给予"二等待遇"。德国总理朔尔茨几分钟前刚刚表示,他不赞成给乌克兰加入欧盟提供"捷径"。此前法国总统马克龙曾表示,...

俄学者警告:俄军若战败,中国恐参与瓜分俄罗斯
2022-05-19

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左)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右)。图:美联社/达志影像(资料照片)俄罗斯侵犯乌克兰两个多月不但多次轰炸民宅、屠杀平民,还犯下许多性侵强暴恶行,受害者下自婴儿上至老人都有,变态行径令人发指。然而中共官方一直不愿据实称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迄今仍抵制西方国家的压力,并未谴...

亚速钢铁厂失守 马立波沦陷 乌克兰糟了(图)
2022-05-19

马立波是亚速海(Sea of Azov)边的港市,自从俄军2月底侵略乌克兰以来,始终是双方激战的热点。俄军在这儿轰炸产房,还有数以百计平民避难的剧院。然而,这一切暴行的证据恐怕都要永远消失了。

击退入侵 俄罗斯要赔偿!乌克兰:战争损失已近6000亿美元(组图)
2022-05-19

正当俄乌战争情况似乎开始对乌克兰有利之际,国际上与许乌克兰人开始担忧战争带来重大破坏后,即便乌克兰能免于被并吞,但未来要如何重建国家?乌克兰估算了战争带来的直接与间接损失已达到5640~6000亿美元的天文数字,就算击退了俄罗斯的入侵,未来基础设施、社会与心理重建的浩大工程,将比战争更加艰辛而漫长。

削弱中共影响力 拜登亚洲行面对5大挑战(图)
2022-05-19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20日起将展开为期4天的亚洲行程,走访日韩,试图削弱中共在本地区的影响力。美国媒体《政客》(Politico)稍早刊登一则分析报导,指出拜登此行成败系于如何处理五大挑战。

是时候终结“俄罗斯帝国”,使其转变成一个真正的民族国家了
2022-05-19

只有让俄罗斯放弃帝国的情结,重新定位为民族国家,改革才能得以进行。这一过程当然痛苦的,象征着威望的丧失,但却能为俄罗斯人民带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景,并为其领导人带来可与数百年来伟大的俄罗斯领导者相媲美的成就。西方已经赢得了这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战争。俄罗斯吞并乌克兰的企图失败了...

专访许成钢:俄军在俄乌战争中败绩的历史和制度原因(图)
2022-05-19

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的侵略战争仍在激烈进行中。作为与俄合作无上限的盟友,中国跟俄罗斯的宣传战的协调之密切,引起国际舆论的注意和质疑。迄今为止,北京与莫斯科当局一道严禁反战言论,并将俄乌战争所涉及的历史问题列为禁忌话题。这一举措使许多中国人对相关问题感到迷惑。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客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