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刘晓
刘晓:她前世是埃及神庙的女祭司
2022-07-29

前世今生之间是怎样的缘分搭起群体轮回转世的桥梁?大千世界有很多人类无法窥探的神秘。就拿轮回转世来说,不仅在中国古籍和近代书籍上有所记载,在外国也曾经发生过。上个世纪初在英国就发生了这样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1904年1月,一个名叫多萝西·伊迪(Dorothy Eady...

谢老实命中本无嗣 积阴德连生三子(图)
2022-07-20

刘铁嘴道:从三位的面相来看,都是没有子嗣的。不过,这位先生(指谢老实)面上有阴骘文,应该是做过大善事,所以五十一岁时将得子,会有三个儿子。你们到时看看我说的对不对吧。清朝有个姓谢的人,字子敬,浙江宁波镇海县人。年少时他就通过了秀才考试。后来受到诉讼案的牵连,谢子敬要登堂受审,但他...

生死关头总能化险为夷 他们是神明眷顾之人(图集)
2022-07-09

有些人生来就不一般,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特殊体质,一生中还常常可以逢凶化吉,似有神护。【阿波罗网李广松编者按:《涌幢小品》是明代朱国祯所撰的一部笔记。共三十二卷,初名《希洪小品》,后改名《涌幢小品》。记载明朝掌故﹐大而朝章典制﹑政治经济﹑徭役﹑仓储备荒﹑清军勾补﹑遵化冶炼技术﹐小至社...

刘晓:湖南坪阳百名转生人说前世 透天机(下)
2022-06-24

(接前文:湖南坪阳百名转生人说前世透天机(上)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2/0623/1766066.html)三、灵魂或者说元神是真实的存在,它脱离人体后,可以在另外空间飘来飘去,但是人却看不见。所有再生人不论是寿终正寝,还是病亡、死于意外事故...

刘晓:湖南坪阳百名转生人说前世 透天机(上)
2022-06-23

关于坪阳这个神秘现象,大陆媒体在2014年和2015年曾有过报道,中共央视也曾进行过多次采访。还有几位权威专家教授到实地考察后,排除了人为炒作和集体扯谎的可能性,而当地官方也承认有一百多个“再生人”。

灾祸发生时康熙帝引躬自咎(图)
2022-06-21

在古人的眼中,天、地、人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易经》说: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古往今来历朝历代的有道明君,都将天灾视作上天对自己的警告,并加以反省,纠正错误。作为千古圣君的清朝康熙大帝也是如此。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北京城发生地震,声如轰雷,势如涛涌,白昼恍如黑夜。地震不仅...

唐代一门五才女皆被皇帝尊称“学士先生”(图)
2022-06-12

清·焦秉贞《仕女图》(局部)唐朝中叶,贝州清阳(今河北清河)有一宋氏人家,世代书香门第,到了宋庭芬时,更是满腹经纶,颇有辞藻。宋庭芬生了五个女儿,个个聪慧机灵,名字依次为若莘、若昭、若伦、若宪、若荀。宋庭芬从小就教她们学习儒家经史、艺术,其后又教她们学写诗词作赋。在...

明朝御史刘伟尸解成仙见故人说生死(图)
2022-04-28

陕西朝邑人刘伟为人至孝,品德高尚,喜好修仙之道。【阿波罗网李广松编者按:《涌幢小品》是明代朱国祯所撰的一部笔记。共三十二卷,初名《希洪小品》,后改名《涌幢小品》。记载明朝掌故﹐大而朝章典制﹑政治经济﹑徭役﹑仓储备荒﹑清军勾补﹑遵化冶炼技术﹐小至社会风俗﹑人物传记。其中有关明代中叶...

先祖救人于危难之中 积众德福延子孙(图)
2022-04-15

善良仁厚、救人于危难中的人,一定会得到上天的垂顾,所以老人们常说要行善积德。佛家有言善恶到头终有报,从来因果不用忙,道家《太上感应篇》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善良仁厚、救人于危难中的人,一定会得到上天的垂顾,所以老人们常说要行善积德。史书上记述的关于积德得福报的...

古代故事:身在公门行善得福报(图)
2022-04-01

中国古代有一种说法是身在公门好修行。公门,指官衙、衙门;修行,是佛道修炼中的用语。意思是在官衙中做事的人行善事更容易,也更容易为自己积福德,如果想修行也十分容易。事实上,古代有很多身在公门中人,就因为或助人消除贫困、昭雪冤情;或教化愚昧之人,扶助弱小;或不乘人之危索取,不因受贿而...

明成祖建大报恩寺塔 为世界奇迹(图)
2022-03-13

约翰柏纳费歇尔冯埃尔拉赫于1721年出版《Plan of Civil and Historical Architecture》中所画的大报恩寺大报恩寺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南京三大寺。大报恩寺的具体地点在南京(古称金陵)城南的东长干里、现今的雨花路东侧,民间...

天安门紫禁城 屋脊藏宝匣有说道(图)
2022-03-07

明朝的崇道之风从明成祖朱棣开始,到嘉靖、万历皇帝时达到顶峰。明成祖不仅多次派人寻访大道张三丰,而且还曾写信表达自己的心愿:久仰真仙,渴思亲承仪范,虽才质疏庸,然而至诚愿见之心夙夜不忘。除此之外,明成祖为了感谢在靖难之役中护佑自己的真武大帝,还在真武大帝修道...

方孝孺案被夸大 朱棣蒙冤数百年
2022-03-05

位于南京市雨花台的方孝孺衣冠冢方孝孺,明朝著名文学家,曾拜大儒宋濂为师,为同辈人所推崇,即便是一些长辈学者,也自叹不如。明太祖时,召见了方孝孺,见其举止端庄,学识渊博,十分欣赏,便命其为陕西汉中府教授。后太祖的儿子蜀王朱椿听说他很贤能,就聘为世子师。建文帝...

明成祖打造北京城 文化底蕴深厚
2022-02-19

紫禁城作为北京城中心、也是最高权力中心,是天下百姓最为敬畏的所在,而通向这座宫城的一道重要屏障是--午门。午门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上,建于永乐时期。为什么叫午门呢?因为中轴线是子午线,它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午门的平面呈凹字形,沿...

紫禁城大气辉煌 体现天子至尊
2022-02-16

现在北京最有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当属故宫,即原来明清皇帝居住的紫禁城,也叫宫城,是皇帝处理政务和与家人居住的地方,它也是目前保存最大、最为完整、完好的古代皇家宫殿建筑。明成祖下令迁都北京后,经过精心的选址,紫禁城建在北京的中心位置,因为皇帝是上天在人间的代表,...

北齐奇人异士多 善断吉凶 能预测人生死(图)
2022-02-11

琅玡人由吾道荣,年轻时就喜好道术,曾经和一些志趣相投之人去长白山、泰山寻仙访道和修行。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政权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它由东魏权臣高欢的次子高洋于550年建立,历经六帝,享国二十八年。因皇室姓氏为高氏,故又称高齐。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兰陵王就出自北齐。北...

明成祖盛大阅兵 接见27国使节 帖木儿使臣带头跪拜(图)
2022-02-08

明成祖永乐年间,不仅派郑和下西洋、陈诚去西域诸国,宣扬其共享太平之福的理想和天朝特有的礼制体系,展示灿烂的中华文明,而且对于周边的近邻日本、朝鲜、南亚诸国,同样采取友好的对外政策,使其内心宾服。万世照耀扶桑红明永乐元年,成祖朱棣登基后即诏谕日本国,并派左通...

北齐奇人异士多 善断吉凶能预测人生死(图)
2022-02-02

琅玡人由吾道荣,年轻时就喜好道术,曾经和一些志趣相投之人去长白山、泰山寻仙访道和修行。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政权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它由东魏权臣高欢的次子高洋于550年建立,历经六帝,享国二十八年。因皇室姓氏为高氏,故又称高齐。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兰陵王就出自北齐。北...

十多年烧淫书积功德 石韫玉得中状元(图)
2022-01-27

示意图明朝中叶后,因为经济的发展,百姓生活富足,也有了更多的闲情享乐。彼时戏曲小说大为流行,而为了吸引读者、增加销路,有的小说中加入了情色描写或主要描写情色,比如《西厢记》、《金瓶梅词话》等。据历代禁毁书目所载,这类小说大概有一百五十到二百种,而作者大多并...

郑和下西洋 弘扬灿烂中华文明
2022-01-26

明成祖时期,亦积极开展与周边其它国家的外交,并改变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的海禁政策。比如明成祖朱棣从1403年开始派使臣到安南、日本、暹罗(泰国)、高丽、爪哇、西域等国访问,建立友好关系,而郑和下西洋更是扩大了明朝在海外各国的影响,用《明史》的话来说就是示中国富...

贪与不贪 一念间报应不同
2022-01-26

【阿波罗网李广松编者按:《涌幢小品》是明代朱国祯所撰的一部笔记。共三十二卷,初名《希洪小品》,后改名《涌幢小品》。记载明朝掌故﹐大而朝章典制﹑政治经济﹑徭役﹑仓储备荒﹑清军勾补﹑遵化冶炼技术﹐小至社会风俗﹑人物传记。其中有关明代中叶戴冠﹑王守仁﹑沈周﹑吴昂...

永乐大帝开疆拓土 囊括库页岛(图)
2022-01-23

明·茅元仪《武备志》载郑和航海图(局部)明朝虽然建立的是以汉族为主的全国统一的王朝,但中华多元一体思想在明朝继续发展。明太祖朱元璋曾说迩来胡汉一家,大明主宰,因此明朝皇帝秉承着华夷一家、华夷无间的新观念,而有着宏大胸襟的永乐大帝朱棣更是身体力行者,比如他在...

明成祖北征漠北 南定安南(图)
2022-01-17

安南胡季牦主导修建的西都城北门除了经营西边,明成祖还在出征漠北期间,派兵南下平定了安南的叛乱。安南生变安南,现今的越南,古称交趾。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中国的属地,五代以后,方独立成国。元末战乱,安南趁机从中国版图脱离,并发兵占领了中国的一些县镇。洪武年间,明...

种善因得善果 古人正直善良福寿增(图)
2022-01-13

命运改变、寿命增加,与人是否行善、积阴德紧密相关。【阿波罗网李广松编者按:《涌幢小品》是明代朱国祯所撰的一部笔记。共三十二卷,初名《希洪小品》,后改名《涌幢小品》。记载明朝掌故﹐大而朝章典制﹑政治经济﹑徭役﹑仓储备荒﹑清军勾补﹑遵化冶炼技术﹐小至社会风俗﹑...

明成祖虚心纳谏 善待功臣(图)
2022-01-09

明成祖朱棣着衮龙袍像1402年七月,燕王朱棣在南郊祭祀天地,正式称帝,改明年年号为永乐元年,一切沿循明太祖时制度,是为明太宗(后改为明成祖),他也是有明一代最卓有建树的伟大皇帝。作为最高的统治者,雄才大略的朱棣继承了父亲朱元璋勤奋、节俭、体恤百姓的长处,但...

这个军队喊出“打倒毛泽东” 就此消失!(图)
2021-12-21

二十军士兵在富田广场召开了大会,被捕人员讲述了事情的经过,还展示了满身的伤痕。愤怒的士兵们喊出了“打倒毛泽东,拥护朱(德)、彭(德怀)、黄(公略)的口号。结果不难想像。刘敌等二十军约七、八百名军官以及原江西省行委领导先后被害,由于当时弹药奇缺,这些人大多或是被刀砍死,或是被棍棒打死,或是被活埋的。

你不了解的曹操 信义待人天下信之
2021-12-09

《说文解字》中说:信,诚也,从人,从言。也就是说,人言成信,诚从成言而得。要做到信,必须说话诚实,言出必践。对于诚信,古人留下了许多至理名言,如轻诺必寡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诚则是人,伪则是禽兽等等。...

雄才大略永乐大帝朱棣五次亲征漠北(图)
2021-12-04

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五次亲征漠北。(图片来源:wikipedia)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五次亲征漠北,护卫北方边境是其重要功绩之一。日本著名汉学家那珂通世的《东洋小史》中说,昔日的汉武帝、唐太宗,虽然屡破北方侵扰部族,但都是派遣大将而不是亲征,汉人天子远渡沙...

而行其德之“商圣”范蠡
2021-11-24

在中国历史上卧薪尝胆的故事,很多人都不陌生,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为了一雪被吴国打败、被迫前往吴国为仆的耻辱,在被释放回国后,每天都要尝一尝苦胆,以不忘所遭受的痛苦。最终,卧薪尝胆的勾践在几位重臣的辅佐下,国立日益强盛,打败了吴王,成为春秋最后一代...

民国上海地产大亨之父的奇妙缘分(图)
2021-11-10

明清时期徽商的发源地徽州,非常注重文化,他们中有很多是因战乱从北方迁徙来的世家大族和士人。他们尊儒重教,早在南宋时期,徽州就出现了十家之村,不废诵读的现象。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徽商形成了自己的商业道德准则,即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取利、以质取胜。这其中就包...

范仲淹创义庄 传奇延续近千年(图)
2021-11-09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广为人知的名句。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了非政府、非宗教的民间慈善组织义庄的大慈善家。而这一慈善组织从北宋一直延续到清末,延续了八百多年,堪称奇迹。...

古籍记载的神奇治病能力
2021-11-06

【阿波罗网李广松编者按:《朝野佥载》唐张????撰。六卷。记隋唐两代朝野遗闻,尤多武后朝事。对武则天时期的朝政颇多讥评,有的为《资治通鉴》所取材。《朝野佥载》为作者耳闻目睹的社会札记,内容十分广泛,记述了唐代前期朝野遗事轶闻,尤以武后朝事迹为主。书中反映了...

冥冥之中有定数 唐驸马李蒙终难逃厄运(图)
2021-11-03

可以说,人的命运在出生时就根据前生的福分已定好,人不论折腾还是不折腾,都在按照既定的轨道推进。【阿波罗网李广松编者按:《朝野佥载》唐张????撰。六卷。记隋唐两代朝野遗闻,尤多武后朝事。对武则天时期的朝政颇多讥评,有的为《资治通鉴》所取材。《朝野佥载》为作...

仪容美丽兼具政治智慧的皇后章要儿(图)
2021-10-17

少聪惠,美容仪,善书计,能诵《诗》及《楚辞》。史书中描绘的这位自幼聪慧、仪容美丽、擅长书法和计算、能背诵《诗经》和《楚辞》的美丽女子,就是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陈武帝的皇后章要儿。要知道,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动荡的时期,朝代更迭频繁,但亦不乏明君和才...

方孝孺案被夸大 朱棣蒙冤数百年 (图)
2021-10-14

明成祖朱棣方孝孺,明朝著名文学家,曾拜大儒宋濂为师,为同辈人所推崇,即便是一些长辈学者,也自叹不如。明太祖时,召见了方孝孺,见其举止端庄,学识渊博,十分欣赏,便命其为陕西汉中府教授。后太祖的儿子蜀王朱椿听说他很贤能,就聘为世子师。建文帝即位后,召方孝孺入京...

吴越王笃信佛法与杭州数百年繁华
2021-09-29

清·王原祁《西湖十景图卷》(局部)在唐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中,有一个占据两浙的小国,居然在夹缝中生存发展了近百年,直至顺应天意,归顺大宋王朝。在这个小国家中,不仅百姓安居乐业,而且因为这一地区战争很少,所以生产发达,经济繁荣,其都城杭州更是发展成为东南地区繁...

神箭手唐太宗李世民与唐朝射礼
2021-09-22

作为千古一帝,文武全才、智慧超群的唐太宗李世民,不仅为打下大唐江山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其在位二十三年,打造了辉映古今的贞观之治:国政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武功兴盛;文化艺术、诗词歌赋璀璨辉煌;世人仰慕,万国来朝。可以说,唐帝国乃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富强繁荣...

后蜀王处厚登科百日后离世 高僧缄提前预警(图)
2021-09-18

四川华阳县进士王处厚科考落第,来到净众寺散心,在松竹间徘徊解忧时,恰好遇到了僧缄。示意图,图为清王云《山水》。(公有领域)【阿波罗网李广松编者按:《神僧传》是明代朱棣撰佛教典籍,共九卷。作者以中国古代民间各方神僧流传事迹采辑成书,书中共著录自后汉起至元初止...

康熙皇帝一言得西洋乐师心
2021-09-09

清朝圣祖康熙皇帝一生不仅文治武功卓绝,彪炳青史,而且谦逊自律,且以仁德为怀,体恤臣民,其去世后被尊谥为圣祖仁皇帝。《清世宗实录》(卷一)记载了众人选择这一尊谥的原因:谨按《传》云:为人君,止于仁。《礼运》曰:‘仁者,义之本,顺之体也。得之者尊。...

杭州百年繁华后世人才辈出 因他做了这些事(图)
2021-09-09

在唐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中,有一个占据两浙的小国,居然在夹缝中生存发展了近百年,直至顺应天意,归顺大宋王朝。在这个小国家中,不仅百姓安居乐业,而且因为这一地区战争很少,所以生产发达,经济繁荣,其都城杭州更是发展成为东南地区繁荣的大都市,史称“富兼华夷”、“百事繁庶”,有“地上天宫”之称。这个小国就是吴越国。

唐朝僧人牛云五台山遇文殊菩萨得开智(图)
2021-08-28

五台山殊像寺的大文殊殿【阿波罗网李广松编者按:《宋高僧传》,又称《大宋高僧传》或《高僧传三集》。盖因编纂者赞宁系北宋的僧人,故名。所录僧人正传五百三十二人,附见一百二十五人,其中十之八、九为唐僧,余则五代和北宋之僧人。此书之特色在“习禅”和“感通”二科,其...

古代中医的特异功能
2021-08-18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除了广为人知的道家、儒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等之外,还有医家。与其它学说一样,医家同样与道家存在渊源,即医家是以道家道法自然、重德修身、贵性养命为根本理论基础的。在被中国医家奉为中医之源头、行医之圭臬的《黄帝内经》中,不仅单单从理...

异人治病用奇术能断人生死 亦可起死回生(图)
2021-07-15

总有些病,是非寻常医生可以医治的,反而靠一些奇能异士,采用非常手段,才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对于常人而言,生老病死无人能够摆脱。生病了,自然需要找医生医治;不过,总有些病,是非寻常医生可以医治的,反而靠一些奇能异士,采用非常手段,才能取得很好的疗效。而这些奇能异...

编绘传播淫书淫画罪孽深重 害己害全家(图)
2021-07-10

万恶淫为首,从古至今那些编写传播淫书、艳词以及绘制淫画者,罪孽深重。因为他们的所为,让许多少男少女春心萌动,甚至做出有违人伦之举,进而败坏了社会道德。自然上天也将他们的罪过一一记录在案,报应也随之降临在他们身上乃至其家人身上。前程寿数皆断 只因伤阴德据民国...

离婚官职被削(图)
2021-06-26

【阿波罗网李广松编者按:《洞灵小志》,民国郭则沄编著的一部模仿《阅微草堂笔记》文集,全书分《洞灵小志》《洞灵续志》《洞灵补志》三部。讲述的多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间以及士大夫之间流传的各类奇闻异事。谈鬼说狐居多,间及公案游侠、海内异闻,诸如赶尸、移腐、接火...

不取不义之财得福报 损人利己恶报难逃(图)
2021-06-09

孔子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示意图,图为清丁观鹏《太平春市图》局部。(公有领域)孔子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

他们生前为乞丐为何死后能升天(图)
2021-06-03

宋高宗书马和之绘图《孝经‧庶人章》(公有领域)佛家相信因果报应,而有孝行之人,可得升天的善报。清朝有两则故事就是例证。兼冥官县令透天机至孝丐妇已升天爱新觉罗‧绵宜,字佩卿,是清朝皇室后裔。他在咸丰年间中了进士。同治八年(1869)调任盛京兵部侍郎。盛京,即...

恶人有恶报 上天明示以警世人(图)
2021-05-21

人若有所畏惧,可能会在准备行恶前三思。为了让世人了解因果报应、明白善恶有报之理,上天不仅将善人得善报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展示给世人,而且亦不厌其烦地明示恶人得恶报的道理,至少人若有所畏惧,可能会在准备行恶前三思。恶贯满盈却死而复生显示种种报应以警世人萧山某...

祸从口出 言辞不当害人害己(图)
2021-05-15

一定要谨言慎行,一定要积口德,否则很可能在不经意间就伤了人命,最终自己也要承受报应。【阿波罗网李广松编者按:《洞灵小志》,民国郭则沄编著的一部模仿《阅微草堂笔记》文集,全书分《洞灵小志》《洞灵续志》《洞灵补志》三部。讲述的多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间以及士大...

儿子发狂与富家子败家皆有前因 结恶缘必尝恶果(组图)
2021-05-06

佛家认为,人做了坏事,有现世报的,也有来世报的;有报应在做坏事人身上的,也有报应在其子女亲人身上的,甚至也有专门转生到当事者家中报应的。【阿波罗网李广松编者按:《右台仙馆笔记》。清俞樾作。16卷。体例仿效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多考证之笔,广征博引,必以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