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从泰国达府美索县拍摄的画面显示,缅甸东部KK Park园区发生爆炸后,浓烟升腾于建筑群之上。 (Sarot Meksophawannakul/Thai News Pix/AFP)
近日,缅甸军方宣称清剿电信诈骗基地KK园区,并以无人机和炸药炸毁部分建筑,引发国际关注。受访的幸存者揭露了园区内非人的暴力与监控,民间救援人员则直指这场“清剿”行动只是应对舆论的假象。在官方打击的背后,诈骗集团正将大量人员和业务转移至更隐蔽的“黑区”,使得人道救援行动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受害者亲述:从“高薪”陷阱到无形牢笼
幸存者李先生回忆自己被骗入KK园区的恐怖经历。他因一则“不限学历、月薪八千元”的广告陷入陷阱,一踏入缅甸边境的园区,护照即被没收,从此开始了地狱般的生活。
李先生说,他被安排做欧美盘,先接受培训。“要先聊天几个月。培养感情,然后慢慢地再引导你投资,投资房地产呀,虚拟货币等。在那里一切都以利益为中心。每天就是敲不完的键盘、挨不完的拳打脚踢。只要没有业绩,就会被打。很多人被打得说不出话来,甚至无法正常行走。跟我同批回来的人,有的瘸着腿,有的被打得满身浮肿。
他说,园区里有食堂和宿舍,看似“包吃包住”,实际上所有费用都算在自己头上。吃的也很差,多是水煮菜。园区里甚至有自己的“医院”,但治疗费用也要自己承担。
“工作时间极长,一天最少十三、十四个小时,常常超过十六小时,甚至十八小时。没有固定工资,完全靠业绩提成。每成交一笔单,能拿到八到十分之一的提成。很多人几乎没有收入。”
在那里,每天都能看到新的受害者被带进来。很多人最终不是被打残,就是消失。有人被转卖,有人被丢进后山……
“10月份我被救援队救出。能活着回来,是幸运中的幸运。一起回来的人中,有人花了十多万甚至四十多万才被救出。那些被救的人,很多都是家人或朋友联络救援队,凭借园区名称、宿舍位置、公司名或管理代号等具体信息才得以营救。”
他表示,救援队是民间组织,没有官方背景。能被他们救出的人非常少。很多人因为没有具体位置信息,或因欠公司钱、护照过期等原因,被转卖或弃置,永远失联。
民间救援揭秘“炸园”是假象 转移才是实情
随着缅北多地传出“炸园”消息,国际舆论普遍以为诈骗园区正被彻底清除。然而,在地救援人员却指出,这场战斗远未结束。
来自云南边境的民间救援人员刘超(化名)受访时透露,救援工作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假讯息太多,真消息太少”。
“很多家属在网上看到有人报说哪个园区打掉了、开门放人,就以为孩子能出来,但我们去现场一看,人早被转走了。”他说。园区之间有严密的通讯网与联防系统,一旦风声走漏,关押人员会在数小时内被转移到其它区域或新设的“分园”。
更棘手的是,许多家属在初期并不相信孩子已陷入诈骗园区,直到完全失联后才惊觉事态严重。“等没联系了才着急,可那时人早消失了,我们也找不到。”他说。
救援队通常透过园内幸存者提供的“经纬度定位”或照片确认位置,但多数时候,这些信息早已过时。“园区每天搬,像打游击一样。今天在这个山谷,明天就消失。”
民间救援人员雷先生受访时也直指,所谓的KK诈骗园区被炸或被打掉是假象,因为舆论压力太大,园区主动开大门放人走,并将大部分人员转移后才炸掉空园区,目的是应付舆论。许多人被转移到其它地方,甚至是用载沙石水泥的大卡车运载。
他指,不能因为一个KK诈骗园区被炸,就认为那里没有诈骗园区了。妙瓦底仍有大量园区,如:娇克山、阿波罗、美大摩神、度假村、玉龙湾、荆州、四季、东风、极光等。“你们不知道那边的局势,尤其是缅北的诈骗公司,一个月要搬三四次家。”
雷先生表示,当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妙瓦底时,其它地区的园区(如柬埔寨)还在偷偷扩大。
他说,诈骗园区多在山沟沟里,救援力量难以追踪和打击。这种状况是“永远都打不完、打不掉”的。
民间救援人员刘超说,据他们掌握的情况,不少园区转往交通更隐蔽的地区重新建设,有些甚至改名成“度假村”或“科技园”继续营运。
这种“打了又生”的现象,让人道救援陷入无限循环:被救出的人寥寥无几,新园区却不断出现。对许多家属而言,等待成了一种煎熬——他们既盼着孩子被救,又害怕下一通电话传来坏消息。
“我们不能放弃,哪怕只是把人接出来,也是一种希望。”他说。
武装割据与救援的“黑区”模式
刘超还揭示了缅甸政府军(老缅)与地方武装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利益冲突。
他说,缅甸政府军炸KK诈骗园是因为舆论压力太大,其最终目标是透过增兵来统一和控制妙瓦底地区。
有四大势力(如KON,BGF,DKBA)控制着诈骗园区。缅甸政府军与地方武装势力之间复杂的利益关系,这成为救援的最大阻碍。
像DKBA这样的独立武装,由于园区转移到其地盘,使其利益大增。他们与老缅达成协议,允许老缅抽取部分管理费用,并协助守卫外围关卡。
在当地复杂且混乱的“黑区”中,救援队不建议直接“解救”,而是采用接应“自由人员”的模式。
他说,能被家人花钱赎回的只是少数,多数人仍在园区里被折磨。那些人没有业绩就会被毒打,而且连自己身在何处都不知道,根本无法与外界联系。缅北地区目前几乎全是黑区,环境恶劣,园区设施多为铁皮帐篷,且频繁转移。那里的情况比外界想像得更糟。
现在救援的条件也十分严苛。若要救人,首先必须确定是否有护照,是否还能联系上园内的人。若有明确联系、位置及护照,且家属愿意签署书面协议,救援才会启动。
他说,很多家属在还能联系孩子的时候没有及时采取行动,等到完全失联才着急,但那时往往已经太晚。若能提供具体定位或经纬度,我们才有可能展开行动;仅凭模糊描述,根本无法找到人。特别是在缅北某地,山区复杂、环境恶劣,解救难度极高,费用也相当昂贵,而且成功率只有五六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