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19年3月26日,从河上船只远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座核电厂。(ANDREW CABALLERO-REYNOLDS/AFP via Getty Images)
美国政府周二(10月28日)与加拿大控股的西屋电气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ic)签署总额达800亿美元的核电建设协议。这是美国数十年来最具雄心的核电项目,象征总统川普(特朗普)推动“能源主导”战略迈入新阶段。
美加联手推动核能重启
据路透社报导,协议由美方与西屋电气的加拿大股东——铀业巨头卡梅科公司(Cameco)及布鲁克菲尔德资产管理公司(Brookfield Asset Management)共同签署。根据协议,美国政府将协助筹措资金并简化许可程序,推动西屋电气建造新型核电厂。
作为回报,美方将在西屋累积175亿美元利润后,取得最高20%的利润分成,并可选择转换为股权。若西屋市值在2029年前超过300亿美元,美方还可要求公司公开上市。消息公布后,卡梅科股价应声大涨逾25%。
日本加入日美能源联盟升级
协议公布同日,正在亚洲访问的川普于东京宣布,日本将为美国基建投资提供高达3,32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其中包括西屋核电项目。
日美两国发布的《共同投资事实清单》指出,日本三菱重工(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东芝(Toshiba)与IHI公司(IHI Corp.)有望参与总额达1,000亿美元的西屋核能建设工程。
此外,双方同意在人工智能(AI)与电力基础设施领域展开更深合作。日本企业将为美国AI数据中心提供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冷却设备、储能系统与电子元件等关键供应。包括日立(Hitachi)、松下(Panasonic)、村田制作所(Murata Manufacturing)与TDK在内的企业,预计将投入逾百亿美元以强化AI能源供应链。
AI推升电力需求核能再成焦点
此计划亦反映出美国电力需求的结构性变化。随着人工智能(AI)与云端运算数据中心迅速扩张,美国电网二十年来首次出现明显负载压力。核能被重新视为稳定能源的重要来源。
据悉,谷歌(Google)、微软(Microsoft)与亚马逊(Amazon)等科技巨头已与能源企业签署协议,采购新一代核能技术,包括小型模组化反应堆与核融合能源。
日前,谷歌母公司Alphabet与NextEra能源公司(NextEra Energy)宣布重启爱荷华州一座闲置核电厂;微软也与康斯特雷申能源公司(Constellation Energy)合作,计划恢复宾夕法尼亚州三哩岛(Three Mile Island)电厂部分运作,以供应其资料中心。
挑战与前景
尽管协议规模庞大,但外界仍对能否顺利落实存疑。西屋在乔治亚州沃格特(Vogtle)核电站的两座反应堆于2023至2024年才完工,工期延误七年、最终成本达350亿美元,是原预算的两倍多。西屋曾于2017年因成本失控申请破产,后被布鲁克菲尔德接手,目前布鲁克菲尔德持股51%,卡梅科持有其余49%。
此外,放射性废料的最终储存问题仍未解决,现多暂置于各核电站内的冷却池与钢制干式贮存桶中,安全争议持续存在。
为应对核能重启,美国核管会(NRC)今年5月依川普行政命令启动改革,目标将核电许可审批期从多年缩短至18个月,并于2030年前开工10座大型反应堆。
美国能源部长克里斯‧莱特(Chris Wright)在声明中表示,此项合作“不仅将全面激发美国的创新潜能,也将助力赢得全球AI竞赛。川普总统承诺复兴核能,现在他正在兑现”。
(本文参考了路透社的报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