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4日,密西西比州塔拉哈奇郡(Tallahatchie County),一辆联合收割机正在收割大豆。(Samira Bouaou/英文大.纪.元;)
10月26日,为期两天的中美第五轮经贸谈判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落幕。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说,中美官员制定了“非常成功的框架”,为两国领导人举行会晤奠定了基础。可见,美方对此次谈判的结果颇为满意。
那么美方为何对此次谈判结果很满意?
川普总统最关注的中美贸易议题是什么?是美国大豆和稀土问题。这一轮中美经贸谈判的“成功”就在于,美国在这两大议题上都如愿以偿。
贝森特周日在接受ABC的《本周》(This Week)节目采访时表示,美中团队达成共识,中方将大量购买美国农产品。
贝森特还表示,中方将“推迟一年”实施稀土限制措施,与此同时,中方将重新审视这项措施。
显而易见,对于中共而言,同意购买美大豆,延迟稀土出口控制,意味着在这两大议题上对美国做出了重大让步。
我分析,中共之所以会做出这两大让步,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川普的极限施压发挥了作用。
10月14日,川普在他的社交媒体平台“真相社交”(Truth Social)上说,中共故意不购买美国大豆,并给美国的豆农带来困难,这是一种经济敌对行为。作为回应,美国正在考虑终止与中国在废油及其它贸易要素方面的业务往来。
10月10日,针对中共前一天宣布扩大对稀土产品的出口管制,川普予以反击,谴责中共扼杀市场,并表示如果美中不达成协议,美国将从11月1日起,对输美中国产品加征100%的关税。他还说,美国也在考虑对关键软件实施出口限制。
在川普的极限施压之下,中共不得不暂时跌软。就像贝森特周日表示的,川普的警告为美国团队在与中共谈判时提供了筹码。毕竟美国手里的牌要多于中共手里的牌,中共经济对美国的依赖要远大于美国经济对中国的依赖。
再一个原因很可能跟中共刚刚召开的四中全会有关。这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关于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将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当今世界,中共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就不能与美国彻底闹翻。既然不能彻底闹翻,就不得不有所让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