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提问:
父母为什么不理解当代年轻人的绝望?当代年轻人幸福感越来越低,父母一辈为什么不理解?
01、亲子间的理解什么时候变得那么重要?
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从市场经济来到中国开始,大家的生活生活开始发生变化,不管是从经济、生活方式、教育方式、人际关系都在改变。
我是90后,我的父母那一辈和我奶奶那一辈在教育子女的时候从来都不会有声音告诉他们:“孩子是需要被理解的!”“我们育儿的时候要学会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尊重他们的发展规律!”他们听到的声音是:“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培养对集体有用的人!”那个又红又专的年代里面,亲子教育也打着时代深深的烙印。现在的孩子却总因为父母的不理解而绝望,这也是时代的烙印。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改变?
因为市场经济的介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形态决定着我们的文化教育。我们先说说在完全集体主义经济的年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样的价值观深深在人们的心中,人们知道为了集体去奉献自己是理所应当的,这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但是当市场经济开始涌入中国之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市场经济是来源于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倡导的个人主义,就是“我的利益是最重要的,追求平等自由公平。”市场经济的介入,也导致了我们文化教育的悄然改变。
身为90后的我,在读初高中的时候,发现身边有一些孩子的父母离婚了,这是我们从前从来没有发生的事情:原来父母是会分道扬镳的。这就是个人主义在社会中的影响,这样的影响也包括,孩子对父母说:“你怎么不理解我!你总是拿我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你知不知道我多么的痛苦?”那个集体主义成长出来的父母怎么能够理解,在个体主义影响下的孩子对于个人成长的要求,因为在他们那个年代,是习惯了把他人和集体放在自己之上的,这个时候父母就会升起来更多的批判:“你这个孩子怎么能这么想?你知不知道我年轻时候吃了多少苦,从来都不像你这样自私自利!”
在个人主义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和在集体主义下成长起来的父母,根本没有办法去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这也是时代的变迁对孩子们的影响。
02、当代年轻人的不幸福来源于哪里?
幸福是什么?这是心理学当代讨论的重点。在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幸福课中,泰勒·本-沙哈尔认为幸福就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快乐代表着现在的美好时光,属于当下的利益;意义属于目标,一种未来的利益。真正快乐的人,能够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面享受它的点点滴滴。就好像我喜欢绘画的过程,同时绘画技能的增长对我长远发展也是有意义的。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从前学习过毕淑敏老师写的一篇课文,名字叫做《提醒幸福》。我们总是未雨绸缪地提防着灾难的发生,或者把自己一头栽进未来某一个目标之中,却总在回首往事的时候才想起过去的点滴幸福,但是当下的快乐总会有意无意地被我们自己忘记。享受当下的快乐似乎我们并不习以为常,这恰恰是我们不幸福的原因。简单来讲,我们还没有培养成一个时常感受快乐和幸福的习惯。
年轻人的不幸福和绝望,其实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去改变,想要从父母那一辈去寻找关爱,理解,这条路是根本行不通的。1、索取和抱怨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2、你也无法从一个缺爱缺理解的人身上去寻找理解和爱。
03、怎样变得更幸福?
很简单,我们就提醒幸福,每天晚上的时候抽出大概20分钟左右的时间,我们回想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写下三件你觉得很顺利的事情,或者你感受到很幸福的事情,还要写下感受和原因。长此以往,幸福就像是聚沙成塔,这个好习惯就慢慢被培养起来了。
举个例子:我在25岁的时候,感受非常不开心,那时候恋爱失败,工作屡屡受挫,爷爷辞世的时候我都没能够见到他最后一面。那时候的我感觉到自己的内心支离破碎,整天浑浑噩噩,日子过的寡淡无味。当我发现我已经没有感受幸福的能力的时候,我在《打开积极心理学之门》这一本书中学习到了“三件好事”这个方法。当我非常疲惫地回到宿舍,睡前我就开始回忆我这一天有没有感觉特别顺利的事情,感觉特别幸福的时刻。要知道以前的我睡前总会想起今天我这件事做的不好,为什么倒霉的事情会发生在我身上,那时的我总是带着悲伤和遗憾结束一天。当一开始我回忆这一天特别顺利的事情和很幸福的时刻,我很难写出来。就算是绞尽脑汁,可能就寥寥几句话,比如:今天班级里面有一个调皮孩子没捣蛋;今天我写了一首诗歌;今天食堂的饭菜还不错……但是坚持下来,大约过去了一个月,我的三件好事写得越来越多了,好像回忆这一天幸福的瞬间没有那么困难了,我开始学着去体会那一个幸福的瞬间带给我的感动和思考它背后的原因。比如:那个平时没有捣蛋的孩子今天很认真,我感到很欣慰,他终于开始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了,我想原因可能是我看到他身上的优点,他感觉到了自己是很棒的,我觉得这一刻我信任学生,学生开始改变的时刻太好了!诸如此类,提醒幸福这个好习惯渐渐在我身上形成了,后来我就开始感受到生活中很多被我忽略的幸福的小细节,我感到越来越开心了。
任何好习惯的形成都是要靠坚持。就像是拥有健康身体的人们总是特别注意饮食健康,作息规律,经常锻炼一样。心理和身体在这方面是一样的,如果我们坚持提醒自己幸福的好习惯,我们就能够感受到更多的幸福感,我们的心理就更加强大,在遇到大风大浪的时候,我们心理就更加有韧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