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帝国那些人:权力、贪婪,及迷失的梦想
Careless People:A Cautionary Tale of Power, Greed, and Lost Idealism
作者:莎拉.温―威廉丝
出版社:大块文化
出版日期:2025/10/02
ISBN:9786264330947
内容连载
40北京的问候
从前,我对脸书在中国的尝试表达异议时,他们直接把我踢出中国团队。眼前呢,在这种我想中国领导阶层肯定会相当赞赏的专制独裁操作下,因为我在其他地方表达异议,他们又违背我的意愿把我安插回来,还要我负责管理。简直就是统治阶层的忠心大考验嘛。
中国始终都荣登脸书内我“最不想知道事情”的第一名。对于这个我花了这么多年鞠躬尽瘁的地方,最藏污纳垢的角落我宁愿还是不要知道比较好,所以我的计划是呢,请个人来然后就离开脸书。
这时是二○一七年一月,自马克的秘鲁行和他决定展开全美政治巡回以来,才刚过几周。乔尔、马克、沃恩全都在美国和北京之间往返,且多年来也都是如此,乔尔还会寄各种电邮来,标题都是“来自北京的问候”,我从来都没特别仔细看。只除了那些上了新闻的时刻之外,比如马克在雾霾中跑去天安门广场慢跑,还贴了文的那次。
我知道即便我们遭到封锁,脸书在中国的广告生意仍持续成长,因为中国企业还是会在脸书上下广告。这是办得到的,借由转售,他们还是可以对不在中国的人还有会去中国的人投放广告,事实上呢,中国还是脸书的第二大市场呢,当时贡献的收入大概就有将近五十亿美金,占脸书总收入约百分之十,只落后美国而已。这还是在公司遭到封锁的情况下哦,所以我深知,中国对脸书来说非常重要。
可是随着我从乔尔手上接过了脸书对中政策的日常业务,他们的策略却极度晦涩难解,所以根本无法一目了然得知至今究竟发生过什么事。在和沃恩喝了次没提供多少资讯的咖啡之后,我发觉我唯一的选项呢,就只剩从各式各样的文件中抽丝剥茧,好试图理解情况。
所以我坐下来读好读满。
根据这些文件,自马克寄出他那封电邮给高阶管理层,宣布进驻中国是脸书头号优先事项后的三年间,他对于让这件事成真的渴望也只是有增无减。
而为了要达成目的,脸书也聘来了各种要人,包括美国前财政部副部长鲍伯.基米特(Bob Kimmitt),他现在是脸书董事会的首席“独立”董事,马克同时也会从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和美国前财长汉克.鲍尔森(Hank Paulson)那边获取建议。
我很好奇,中国到底干嘛要允许脸书进入啊?我很快便找到一系列文件,说明了脸书的推销话术,第一份的标题是“中国:我们的价值提案”,其中大部分都是企业那种自我感觉良好的“我们会促进你们的经济,并协助你们繁荣发展”之类的狗屁啦。他们承诺中国说,要协助他们提升全球影响力、推广“中国梦”、支持创新及人力资源成长、向全世界的人行销中国的产品。
但“关键”的提议是,脸书会协助中国“促进安全且稳定的社会秩序”,而这是什么意思呢?答案是监控。他们指出,在脸书上,个人档案代表的是实名注册的真人,且“我们不管在何处上线营运,都会谨遵当地的法律,并和执法单位及政府机关发展紧密的合作关系”。
就算是用最良善的立意去解读好了,脸书在说的依然都是:你们有数百万人民会公开张贴有关他们自己的各种资讯,而只要你们想要,就可以任意去检视及搜集哦。而最恶意的解读呢,同样也是我的看法啦,则是脸书拿着一个东西在吊他们胃口,那就是有可能可以提供中国特殊管道,让他们存取使用者的数据。极权专制国家正需要社会从上到下每一个人的各种资讯,而脸书可以提供他们一座大宝库。
这样的推销话术,便表示脸书想要和中共勾结,好协助他们将自身的意志强加在人民身上:
脸书力求创造一个文明的线上环境,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尊重当地的法律;我们也力求创造一个和谐的线上环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移除冒犯性内容。我们也同意鲁炜副部长的说法:“互联网管理在中国的底线是遵守中国法律”还有“哪里要自由,哪里就要有秩序。自由是我们的目的,秩序是我们的手段,越是要自由,就越是要秩序,没有秩序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我都不敢想像马克对美国人讲这种话咧。
*
而又要由谁来进行脸书在中国的监控呢?谁要负责审阅使用者的贴文和私讯,钜细靡遗地寻找、撤下所有中国政府想要移除的内容?范围涵盖美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私讯吗?又是谁要运用脸书的科技,应政府的要求肉搜?谁要负责检举、送交那些人?谁要对中共负责?是谁要弄脏手?这背后风险甚钜,倘若支持遭到查禁的意见,将会导致骚扰、逮捕、甚或更糟的事情。
可以是由脸书奉中国政府之命,自行监控自己的使用者,或者也可以找间中国公司来干,以某种合资公司的方式,并由脸书来提供所需的科技。我很快也发现一份文件,是我们的中国团队在权衡由脸书自己弄脏手的各种利弊。
从优点上看来,脸书的领导阶层相信若是这样,他们就可以和政府建立更直接的沟通关系,在协调上会更容易,因为就不须去处理商业伙伴了,脸书也能分到更多在中国的营收。这对马克来说满重要的,因为他不想为了在中国上线营运,就分出他的股权或所有权,所以绝对是能避就避。
缺点方面则更为复杂,他们列出了好几个:
“政府可能不那么乐意直接和我们沟通”(和中国的合作伙伴相较之下)
“因为审查制度和运用使用者数据的方式,可能会招致更多人权、媒体、公共事务方面的公开批评”
“美国国会可能会要求检视内容管控的各项条件”(换句话说,美国的立法机关可能会想知道中国政府的脸书敏感黑名单上面有什么东西)
“会导致其他政府拥有更多谈判筹码,以寻求类似的待遇”
但引起我注意的事情是呢,脸书的领导阶层所提到,由脸书自己去负责内容管控的其中一个“缺点”,竟然是这个:“提供、回报使用者数据,可能导致该使用者死亡、遭刑求或监禁,而脸书员工将为此负责。”
这看起来已经很糟糕了,事情却不知怎地还在持续探底,在编辑修订的笔记中,我看见乔尔把有关死亡、刑求、监禁的那部分给删掉了,并在最终版用其他东西替代,所以最后的版本其实是长这样子:
“脸书员工将负责直接回应政府索取数据的要求,而该政府实则并不尊重国际上的人权标准。”
话虽如此,即便我们公司的员工有可能要对死亡、刑求、监禁的后果负责,不管乔尔到底想怎么措词啦,马克和脸书领导阶层的共识最后仍然是,他们还是比较喜欢这么做:
我们还是比较偏好在内容/数据上拥有更多掌控,以及和政府更密切的沟通,而不是找个合作伙伴当冤大头,让他们负责撤下争议内容、回应政府需求,毕竟这么做能获得的保护有限。
夭寿哦。
我是知道脸书的领导阶层有可能会对他们决策的后果彻头彻尾漠不关心、毫不在乎啦,但我也是从来没想过,他们有天竟然会走到这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