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富二代”创办企业 成立五个月就解散中国经济真相|中国财经在线|金融财经信息|财经资讯新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大陆“富二代”创办企业 成立五个月就解散
苏州一星机器人有限公司近日传出进入解散程序。该公司由吉利控股集团创办人李书福之子李星星主导,方向为“具身智能”,成立不足半年。

示意图。2025年8月17日,在北京举行的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一个机器人摔倒,另一个机器人偏离赛道。(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苏州一星机器人有限公司近日传出进入解散程序。该公司由吉利控股集团创办人李书福之子李星星主导,方向为“具身智能”,成立不足半年。

多个消息来源向《第一财经》证实,公司确实正在解散,“有吉利背景的相关人员已经基本撤出”。

杭州一位阿里巴巴投资领域研究员小姚10月20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具身智能是个很重要的方向,设备、算法、算力、供应链缺一不可。成立几个月就解散的公司,技术层面不可能有成果。这类项目多半是资本在追政策风口。”

小姚指出,大陆人工智能创业潮中,富二代与大型企业关联公司占很大比例。“他们不用考虑融资压力,也不在乎长期研发投入。公司存在的意义在于形成资本故事,方便在资本市场讲题材。”

据《每日经济新闻》10月19日报导,记者探访公司原办公地时,门口堆放未拆封设备,标识与门牌已拆除。物业人员称,公司10月初搬离,场地租约尚未解除。苏州工业园区另一登记地点处于装修停工状态,施工人员表示:“装修到一半就停了。”

工商资料显示,一星机器人有限公司于2025年5月9日在苏州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潘运滨,注册资本一千万元人民币。李星星持股约65.66%,拥有51%表决权。公司成立后动作频繁,8月中旬获“曹操出行”与晶能微电子等吉利相关产业的过往投资者参与战略投资,据媒体报导9月17日已完成数亿元种子轮融资,并与复旦大学共建“智能机器人校企联合实验室”。

小姚表示,这类创业模式反映当前创新环境:“科研被资本驱动,资本被政策驱动。当政策重心转移,企业随时可以关门。员工和技术都只是过渡。”

事件曝光后,多名网民留言指出一星机器人疑似“圈钱”。网民“陶然”写道:“成立几个月就融资数亿,现在说解散,不像在做研发,更像在做资本运作。”另一条留言称:“地方政府给高科技项目补贴和税收减免,企业拿到钱就撤,这些资金追不回来。”

苏州网民王李欣在评论区留言说:“几年前也有家做自动驾驶的公司拿了补助后关门,连设备都没运进来。”

据观察者网报导,多名员工向媒体证实,10月初收到解散通知,研究设备仍留在仓库。一名参与开发的工程师说,9月中后“没有新的会议与进度”,10月财务部撤离。另一名知情人士透露,内部方向不一,“有团队想专注算法研发,有团队希望与汽车自动化整合”。

浙江创投顾问陆建(化名)分析表示,大部分富二代缺乏管理经验,更谈不上开拓市场,他们往往依靠家族背景或作为家族代理人身份出现:“这种现象在中国大陆非常普遍,他们有背景、有关系、就能拿到资源。技术是否落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在背后。”

江苏人工智能分析师陈凡指出:“公司以海归团队、博士头衔为门面,半年融资成功,再半年关门,这是新常态。”陈凡补充:“智能企业离开资本和技术无法生存。目前美国与荷兰停止供应半导体技术,中国相关产业正面临压力。”

在微博与知乎上,相关话题登上热榜。有网民留言:“普通人创业五年挣扎,他们半年融资数亿;普通人失败负债,他们失败转身再开新公司。”

李星星成立一星机器人公司,被视为吉利在具身智能方向的试验项目。外界注意到,其研发内容与吉利旗下千里科技重叠。千里科技10月16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

中国各地政府近年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2023年至2025年间,登记名称含“智能”与“机器人”的新公司超过2.6万家,但其中约一半于成立一年内注销。多地审计机构指出,部分项目补助缺乏回收机制,资金去向难追踪。

有网民写道:“富二代玩创业,百姓玩命找工作。”这句话在短时间内被转发上万次。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方寻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