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建国|法国当前的政治危机☀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存照 > 正文
金建国|法国当前的政治危机
作者:

法国已陷入政治危机,总理接连辞职。9月8日,法国国民议会以压倒性多数否决对总理弗朗索瓦·贝鲁政府的信任投票,导致其内阁被迫下台,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史上首位在信任投票中被推翻的总理。9月9日马克龙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为新总理。10月6日,勒科尔尼在宣布新政府成员名单的10多个小时后,向总统马克龙递交了辞呈。法国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失去了四位总理,勒科尔尼也成为第五共和国任期最短的总理。

国民联盟的主席巴尔德拉呼吁马克龙解散国民议会,并称“不重新选举就无法恢复稳定”。法国极右翼领导人玛丽娜·勒庞表示,除非马克龙宣布举行新的议会选举,否则她的政党将投票推翻总统可能任命的任何未来总理。10月8日,法国社会党在举行高层会谈后表示,尚未就左翼人士出任下一任总理达成一致。法国政坛已呈现一片混乱,马克龙遭遇空前孤立,谁都不知道法国是否还能产生一个新内阁,政治危机何时结束?

法国政治危机的原因在于马克龙经济政策的失败。2017年马克龙伊始被誉为亲商的罗斯柴尔德银行家,他将通过削减公共支出和降低税收,将法国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投资目的地。8年后,减税措施导致财政陷于困境,债务高筑。2024年,法国预算赤字达到1686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8%,远高于欧元区3%的上限。政府收入为1.5万亿欧元,但公共和社会保障体系上支出了1.67万亿欧元,这类支出占GDP的57%。债务占GDP的113%,青年失业率为20%左右。9月12,马克龙的支持率日仅为19%。

马克龙应对财政困境的举措是通过削减福利国家和增加税收来应对飙升的债务和赤字。2024年6月,他解散了国民议会,此举意在阻止由·勒庞领导的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获得更多权力。但这一策略适得其反,导致议会严重分裂,新总理米歇尔·巴尼耶上任仅三个月便被赶下台。贝鲁先生不久后上任,并将解决赤字问题作为其政府的核心政策,提出一项涉及450亿欧元的紧缩计划,包括削减公共开支和取消两个公众假期。这一系列提议遭到从左翼到极右翼各方反对,引发了全国性的愤怒。“全面瘫痪”(Let’s Block Everything)运动组织了示威抗议活动。

9月8日,法国国民议会推翻由总理贝鲁领导的政府,364名议员投票反对总理的信任案,仅有194人表示支持。贝鲁随后向马克龙递交辞呈,成为马克龙解散议会以来任命的第三位总理。9月份的民调显示,国民议会高度分裂为多个阵营,它们的预算优先事项似乎不可调和。马克龙的亲欧势力、其中间派盟友和一个保守派团体拥有210个席位,他们反对增税。一个由包括极左翼“不屈的法兰西”(France Unbowed)在内的左翼政党组成的无序团体拥有192个席位,他们反对削减法国福利国家的任何开支。而勒庞的政党及其极右翼盟友拥有138个席位。他们希望削减对欧盟的资助。

马克龙随后任命国防部长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为总理,勒科尔尼是马克龙所在亲商政党的成员,这一选择激怒了左右翼政党,这些政党本希望马克龙能从他们的阵营中挑选人选,以便就预算问题达成妥协。现在,迫使马克在与一个敌视的议会和公众面前维护自己的未来愿景,结果迎来了9月10日的全国性抗议。全法国共有17万5千人参加了“封锁一切”抗议活动。法国总工会(CGT)表示,示威的人高达25万。工会组织报出的人数总比内政部的要多出几倍。巴黎大堂购物区的一个朝鲜餐馆起火,里昂、蒙彼利埃、马赛、雷恩、图卢兹、朗德、波尔多、波城有不同规模的抗议示威活动。波城是前总理贝鲁当市长的城市,上万人参加了“欢送”贝鲁下台的街头活动。

按照法国目前的财政困境,马克龙已经束手无策了,背后的原因是其执政方式的缺陷。法国记者艾蒂安·坎皮恩在其出版的《有毒总统》(Le Président Toxique)一书中,将马克龙描绘成建立了高度集权力的领导人,并日益将自己与反对派或异议人士隔离开来。马克龙奉行“朱庇特式”的执政理念,将总统职位置于传统党派和机构之上,通过权力集中削弱政党、工会和议会的作用,破坏了政治传统中的纠错机制。

马克龙已没有好的选择来解决政治僵局。很难想象再任命一位新总理会去打破僵局,即使他从中间派之外挑选一位领导人也是如此。但如果总统决定提前举行选举,他自己的中间派政党将面临崩溃,他的一位副手表示,该党可能在577个议席的众议院中仅获得50个席位。最有可能的受益者是勒庞女士领导的国民联盟,该党可能赢得接近多数席位,从而有能力组建下一届政府。无论如何,市场和社会动荡也就不足为奇了。

目前,马克龙正着手任命一位新总理,而不是举行提前选举,这种做法为该国政治当权派将法国拉出财政混乱的泥潭赢得了时间。任命新总理需要马克龙在各政治派别之间巧妙周旋,这些派别掌握着足以在不信任投票中推翻政府的票数。左派政党要求马克龙暂停一项标志性的退休金改革,以换取他们的支持。这项措施在2023年经过一场持久战后获得通过,内容包括将退休年龄从62岁逐步提高至64岁。这项改革措施曾引发了近两个月的示威、间歇性罢工和偶尔的暴力事件。左派成为马克龙最有可能联合的对象。

作者是中国上海时事评论员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李广松

来源:议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