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关系在最新一轮贸易紧张中意外出现“降温信号”。
《华尔街日报》披露,上周中共突然收紧稀土出口,引爆白宫怒火。川普(Donald Trump)在美东时间10月10日怒发推文,威胁自11月起对中共进口商品全面加征100%关税,使贸易战再度升温。
不过,为稳住全球市场、同时为可能的川习会铺路,美方随后出现“急转弯”。川普虽然强硬表态,但随即通过财政部长贝森特(Bessent)释出和解讯号,表示仍愿与北京达成新协议,但若中共拒绝让步,不排除采取更猛烈的反制。
多名知情人士透露,白宫过去几周密集研判各种反制手段,包括:制裁与俄罗斯石油公司往来的中企、强化在美中企审计监管、限制中企投资、以及防范中共渗透美国基础设施。但最终,川普与核心幕僚达成共识:暂不引爆新冲突,以稳定全球市场为优先任务。
接近贝森特的人士透露,贝森特在川普发出关税威胁后,已与中方官员进行直接沟通,传达川普希望缓解紧张、但准备好“谈不拢就动手”。
北京方面则显得格外克制。中共商务部12日声明称将“审慎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并未提出报复措施,被普遍视为北京“为自己找台阶下”。更耐人寻味的是,中共国官媒对川普威胁几乎只字带过,避免刺激舆论,显示北京已意识到自己此前“出手过猛”。
尽管表面上双方都在降温,但华府内部仍存在鹰派压力。熟悉川普政府的人士指出,美方要求中共“撤销”而非仅仅“放宽”稀土出口限制,否则新一轮制裁清单将随时启动。
阿波罗网评论员王笃然指出,这场角力的核心不再是关税本身,而是中共经济疲软背景下的被动求和与川普的战略进攻。北京想稳外贸、保出口,川普则想在高压中逼出更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