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不是一个需要解决问题,而是一个需要体验的现实。
如果把生活比作一场考试,那么首先你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永远不可能拿到满分,能够达到及格分数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因此一开始就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不要妄想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你的能力有限,难道自己还不清楚?
生活就是用来体验的,当遇到不幸遇到逆境时,可以保证自己顺利熬过去,这就是胜利。就像是玩一场游戏,能够走到最后,战胜终极大boss就可以了,不必消灭干净所有遇到的小兵。
2.生活不需要比别人过得好,但一定要比以前过得好。
努力的意义,不是要比任何人过得好。首先你看到的都只是表面现象,对方不一定真正比你强。其次背后的决定性因素可能更多,人家的起点就是你一辈子都无法达到的终点,你又何苦自寻烦恼为难自己。
我们只要跟自己比就足够了,努力能够带来进步,即便只是一点点,也足以证明自己的价值。
不必要求太多,没有辜负人生,能够问心无愧,就已经一种成功了。
3.孤独并不是来自身边无人,而是来自于无法将最真实的自己展现给他人。
明明身处闹市之中,却没有一个懂自己理解自己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孤独。
为了迎合别人,为了在人群中显得合群,不得不戴上面具生活,无法做真正的自己,多么痛苦多么悲哀。
强者一定是个敢于坚持做自己的人,他们不需要讨好巴结任何人,也不需要伪装自己委屈自己,这才是人生的理想状态。
4.人是劝不醒的,只有痛醒。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99%靠千刀万剐。
你现在理解接受的那些大道理,是从别人那里听到的,还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留下了“伤疤”以后,才真正深深刻在自己的脑子里?
进入了耳朵,却没有印在大脑,这就是常态就是事实。如果劝告能够解决问题,那么就不会存在问题了。
没有经历苦难,就永远无法真正长大。我们不必感谢苦难可以带来成长,当然更没必要畏惧苦难。就把它当成人生这场考试的附加题,既然遇到了就勇敢面对,不要太过在意得多少分。
5.时间把一些人带来,又让他们以各种方式离开,也许就是为了,教会我们坦然、适应、放下。
在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有他们各自的使命,而不是平白无故就出现的。
尤其是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他们让你变得更加坚强,提高了你的抗压抗打能力,这也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无论是谁离开了自己的世界,都不必因此感到悲哀,你留下了成长的痕迹,然后就要坦然放他们走,继续迎接下一个挑战。
6.不要急着去享受那些你能力还配不上的东西,更不要追逐与能力不匹配的生活。
有一种伟大的智慧,我们必须学会理解、尊重和接受,那就是“匹配”。在追求之前,先想清楚自己能否配得上,然后再去决定是否付出行动。
比如自己的品行不行能力不够,就不要试图当大官发大财,你让那些比自己强的人情何以堪。
先去修身修德修心,把自己培养成一个能扛得住事情的人,然后再去追求享受名利。
7.无论什么关系,只要人品不过关,留在身边就是祸端,无一例外。
不要和人品不好的人在一起,即便当前还没出现问题,那是因为在利益上没有发生冲突,以后的情况会是怎样,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就比如那些翻车的网红,突然而来的流量和财富,不是他们的品行能够压制得住的,所以后来才会跌落神坛,把不属于自己的光荣还了回去。
什么样的德,搭配什么样的位,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8.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的样子。
很多事物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好坏是非之分,试想如果存在绝对不好的事物,那么它早就应该被彻底消灭了,还会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面吗?
一个人的立场、认知以及环境状况等,都会影响自己看待事物的最终结果,主观因素往往占据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不必执着于所谓的“相”,它是会随人随心不断改变的。不被“相”所迷,才能活得通透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