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中全会前夕经济承压 GDP“保五”成最大考验
中共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四中全会)预定于10月20日至23日召开,主要议题是研究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十五五规划)”的相关建议。然而,会前中国经济面临内外部压力加剧,市场普遍担忧全年GDP能否“保五”,这场会议被认为是习*近*平上任以来最严峻的经济大考。
党媒连八日喊话稳信心意在掩焦虑
四中全会登场前夕,中共党媒《人民日报》自9月30日起连续发表八篇署名“锺才文”的系列专论,高频宣扬“习*近*平经济思想”,意在“稳预期、强信心、促发展”。官方以此营造经济稳中向好的舆论氛围,但外界普遍认为,这反映出习*近*平当局对经济下行的高度焦虑与政策信心不足。
经济三驾马车动力衰竭各项数据齐下滑
根据中共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8月主要经济数据,几乎全面下滑,显示经济困境已由周期性转为结构性。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年增5.2%,创一年新低,低于预期的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年增3.4%,为去年11月以来最低;1至8月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骤降至0.5%,远低于前7月的1.6%,为自2020年疫情以来最差表现。
房地产低迷出口暴跌冲击就业与信心
房地产市场持续恶化,前8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年减12.9%,降幅扩大。房市低迷拖累家庭支出与企业信心,8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5.3%,为半年高点。与此同时,外贸出口动能显著减弱。8月出口仅年增4.4%,为近半年最慢增速;对美出口更暴跌33.12%,远低于往年8%的平均增长率,显示贸易摩擦影响在下半年全面显现。
中共高层以宣传自稳寄望科技创新突围
在内外压力交织下,官方继续透过“锺才文”系列文章强化“信心叙事”,强调当前经济“底盘稳固、风险可控、动能转换、未来可期”。中共声称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经济结构转型,试图借“新质生产力”突破困局。然而,外界普遍认为,若结构性问题与政策不透明性持续恶化,中共的“保五”目标恐将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