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定康“英国错失的最佳首相”,启蒙港人的民权导师民意民心|中国民意|网络民意☀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民意 > 正文
彭定康“英国错失的最佳首相”,启蒙港人的民权导师

(图: The Spectator)

英媒形容彭定康,时会说他“可能是英国错失了的最佳首相”(the best Prime Minister we never had)。

彭督假若当选首相,他会做得怎样,这是如丘吉尔没有当首相或元首考上艺术学院般的“what if”假设,永远无人知晓。然而看他上任港督的过程,都会知道其功架和本事。

彭定康在1992年4月9日输掉国会议席,7月初上任港督。输掉选举后,首相提议他出任港督,换言之他只有不足三个月时间准备。

在此以前,他虽有关注香港议题,但不像前任的卫奕信和尤德般上任前曾在香港或中国大陆工作,亦不会中文,所以香港对他来说应很陌生。他政治生涯一直只在英国,最远只是去过北爱,之前一直没有想过会担任远东总督,因此港督这份工作,是他意料之外。

再者,那时没有网络,他准备工夫只能够靠英国外交部资料和与对香港有认识者对谈得知,不像现今世代,无论多陌生、多遥远的国家,都有无尽网上资源,不但即时知晓当地历史地理,就连最近发生的新闻都了如指掌,甚至比当地人知得更快。

彭定康的情况,可以想像你在公司升职选拔中落选,老板提议派你到南美或东欧公司分部当主管。然而你对那国家认识不多,不懂当地语言,却要管理数百名大部分是当地人的员工。你只有三个月时间准备,要熟读当地分公司所有资料,认识当地法律,知道这公司各大小部门如何运作;而这海外公司将于不久后卖给另一企业,因此员工过渡安排,亦要由你负责。那家企业每天给你们公司压力,要求你们跟从他们规矩办事,不允许你改变公司现状,还常在当地传媒公开批评你们公司处事不公。

彭督领导的,不只是一家公司,是一个十万人公务员团队,所管治的是人口六百多万的国际金融城市。因此他能在这么短时间内上任这陌生工作,在五年任内把香港治理得井井有条,没出乱局,非常难得,也见识这位政治人物的管治能力。

这位末代港督的主张和政见,未必每人同意,然而不能否认他领导能力与对世界的见识,在今天的英国以至世界,都很罕有。

______________

跟欧美人谈论彭定康,必会提到他是港人对民主政治的启蒙导师。

皆因欧美人对香港不熟悉,提到殖民地总督,总以为不是剥削当地人的统治者,就是普通市长,后者与伦敦或纽约市长无异。他们不会知道这位在香港近200年历史中影响独一无二的关键人物。

彭督一大贡献,就是令600万港人明白,原来香港也可以行民主普选,议会可以普选产生。1995年,彭督政改方案将该年立法局选举的功能组别扩大,使全港所有成年永久居民都可以投票选出议员,立法局所有议席都由普选产生。选举顺利进行,港人亲眼见到虽然香港是殖民地,没有民主传统,但普选并非西方人专利,港人一样可以办得井井有条。

对于欧美民主国家的人来说,选举议会和市长与呼吸一样理所当然,不会觉得有何特别。明白彭定康独特之处者,都是受过极权统治,后来才得到民主者,例如波兰人、捷克人、东德人。他们同样有民主领袖,就如波兰的瓦文萨与捷克的哈维尔。

然而彭定康又与瓦文萨和哈维尔不同。因为捷克与波兰已有数百年根深柢固的民族身份,一早知道自由可贵,不同于香港从开埠到1990年代都是殖民地,港人多是中国大陆移民或难民后代,来自一个几千年来都行帝制的国家,对民主政治没追求和认识,只求在这城市有一安身立命之地。

波兰与捷克的民主,并非由瓦文萨和哈维尔所启蒙,他们只是民权和民运领袖;但彭督以当权者身份,为香港办了史上唯一一次全民普选。这点与李登辉放弃绝对权力,还政于民,举行首次总统直选性质相近。

然而台湾政制在李登辉后可以长存,香港则因为政权转变,全面普选议会在1997后成为历史。

彭督不是一般殖民地总督,而是一位启蒙港人的民权导师。欧美人不会想像到市长是民主政治导师,但港人在九十年代,确实上了这重要一课。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李广松

来源:留德趣谈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