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成为全球观光热点,中国人“十一”出游地中,“日本霸榜”
“十一”刚过,大陆多地“一把手”们在假日上街“调研”的消息成了党媒宣传的焦点。比如,湖北的“到刚刚开业的武汉滨江天街调研”,江苏的“到南京城墙台城段和夫子庙,走进文创商店、美食市集”,黑龙江的“到位于哈尔滨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辽宁的“在沈阳北市场走访沿街商铺”,河南的“到位于开封的朱仙镇启封故园检查”……
党媒称,这些省委书记在假日搞“调研”,是因为他们很关注当地的“文旅消费”。大陆早有网民一语道破,领导“高度重视”的领域基本就是“重灾区”。中共官僚们“亲自部署、亲自指挥”的“文旅”产业也同样摆脱不了这样的宿命。
几个月前,有陆媒援引党媒消息称,湖南张家界“2016年3月立项,同年6月开工”的大庸古城“自2021年6月试营业以来就持续亏损,现在已濒临破产”,“198间商铺仅租出5间,演艺项目日均观众不足15人”;“园区不收门票”,也“门可罗雀”,24亿投资款彻底“打水漂”。而“大庸”并非个案、孤例,中国各地“还有许多同样陷入困境的人造古城、古镇”。
作为“张家界市十大重点产业项目和重点工程”、“湖南省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产业建设项目”,“大庸”竟从未盈利过?这是重视不够吗?不是,是一开始就打算造假、行骗,动机不纯。现在中国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造景点,都太过商业化。老百姓去玩一趟,回来都直呼“上当受骗”。吃一堑长一智,骗傻子的生意是很难再有回头客的。
最近有陆媒报导,中国人“十一”出游地中,“日本霸榜”。何止这个长假,此前的7、8月暑假以及4月的樱花季,赴日的中国游客都是最多的。且相比去年,人数还在增长。多年被灌输“仇日”,为何却没有停下赴日的脚步?据陆媒分析,这是因为日本满足了中国人对“安全、性价比、深度体验”的需求。说白了,就是不会像在大陆的景点、景区那样被宰、被坑、被骗。
对于这一点,各省“一把手”们其实都心知肚明。在“十一”调研期间,有领导声称,要“严厉打击宰客欺客、以次充好、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还有领导叮嘱商家要“诚信经营”,承诺最多的就是要让老百姓“买得放心”、“吃得放心”。问题是,这种本该接受法律制裁的行为却从未停止过发生。这到底是因为司法不灵了,还是监管参与其中、狼狈为奸?但无论哪一种,都不是仅靠官员,哪怕是省级大员,冲商家警告两声、呵斥几句就能解决的。
如此作秀,其实就是无意解决问题。在中共国,不管景区还是街头,老百姓如果需要几十年如一日地谨防上当、受骗,那只能说明,骗子、奸商有权力撑腰,根本无法撼动。
有钱的中国人为免遭这些防不胜防的毒手,都跑国外旅游了。而真正没钱的,已经连饭都吃不上,更别提出门旅游了。“文旅”不行的背后,其实是餐饮的覆没、外卖的疲软、其它的零售等一切关乎消费的领域和行业早就冰冻三尺、深陷寒冬,很难再有回暖的可能。此外,假冒伪劣在中共国存在多年,但以前的消费数据却并没有今天这么难看。可见,中国老百姓彻底捂紧口袋,更关键原因还在于,他们的钱已长时间只出不进,钱袋子就要见底了。
中共一直搞“战狼外交”,在国际上也不讲诚信、破坏秩序规则,导致国内的招商引资停摆,外资也加速撤离。大量中产失业,连底层农民工也连带着找不到工作。大学生长期处在“毕业即失业”的崩溃状态,说明内需根本就无法成为大陆经济的驱动力。中国人的消费水平直接跟收入挂钩,失业得不到政府救助,打零工也被狂征暴敛。在中共的一通瞎搞之下,中国人饭碗被砸,只能被逼着喝西北风。如今,政府既不纠错,也不认错,面对着好几亿受害者,直接选择装聋作哑,视而不见。
实际上,中共国经济到底如何,只看各地哀鸿遍野、饿殍满地,父母官们却声称自己在“关注文旅”便知。老百姓连稀粥都喝不上,大员们却扬言要先解决肉糜腐烂的问题。看来,对于大陆经济以及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政府从上到下都已经无计可施。因为中共宁可把人饿死,也不会停止搜刮、掠夺。苦难危机的种种问题都是邪恶中共一手造成的,不推倒制造问题的中共,那些问题就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