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国媒体分析认为,俄罗斯派遣米格-31战机入侵爱沙尼亚,可能是经过精心计算得出的结论,推测俄罗斯能完全控制相关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图为挂载“匕首”导弹的俄军米格-31K战斗机。图:翻摄自腾讯网(资料照)
俄罗斯日前频繁派遣无人机与战斗机入侵北约成员国领空,相关行为也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北约也宣布将强化东翼地区的战略威慑能力,应对俄罗斯可能带来的威胁。有中国媒体分析认为,俄罗斯派遣战机越界飞行的行为不但可能是经过精密计算的试探,也可能是对军力薄弱的北约国家实施战略威慑。
根据中国《南方周末》报导,爱沙尼亚外交部于9月19日发布公开声明,指控3架俄军的米格-31战机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进入爱沙尼亚领空,停留时间长达12分钟。在确认米格-31入侵后,北约立即出动了意大利的 F-35战机,驱离入侵的俄军军机。
针对俄罗斯派遣军机入侵北约国家领空一事,多名欧洲国家官员发起批评,认为俄罗斯的相关行为“非常危险”且“无法被国际社会接受”。然而,俄罗斯国防部否认了爱沙尼亚的指控,强调3架米格-31战机仅按计划完成了飞行任务,没有侵犯他国边界,飞行过程中也严格遵守使用空域的国际规则。
丹麦多地机场接连出现无人机干扰事件,导致多个机场关闭、航班改降(示意图)。图:翻摄自 X《Nexta》
报导称,根据国际航空的惯例,即使是军用飞机,在和平时期也需打开航空应答机,方便途经国家的空管对其进行识别与协助保障航空安全。然而,俄军此次飞往爱沙尼亚的三架米格-31都在进入爱沙尼亚领空前完全关闭了应答机,并拒绝回应爱沙尼亚地面空管的无线电联系,更没有对自己的飞行航线进行事件的通告。
该报导强调,在违反航空惯例的前提下,如果俄军军机真的入侵了爱沙尼亚领空,爱沙尼亚与北约完全可以依照《国际法》的规定,直接击落入侵的军机。然而,北约最终并没有选择击落,而是派遣 F-35战机进行驱离。
美制F-35战机。(示意图)图:撷取自 Polito Wire的 X
该报导认为,俄军近期多次派遣无人机、战斗机入侵北约的行为,可能是在对北约进行小规模、边缘化的军事试探,以测试北约面对入侵什可能做出的反应,推测俄罗斯早已针对近期一连串入侵行动进行精明的计算,并非外界认为的鲁莽挑衅行为。
该报导指出,米格-31的最大飞行速度可达2.83马赫,极限高度可飞到2至2.5万米的高空,北约部署的战斗机中仅有 F-22、 F-15以及欧洲的“台风”战斗机能对其进行拦截。即使真的成为北约战机的拦截、打击对象,米格-31也可能凭借著强大的机动能力全身而退,不太可能真的被北约武器击落。
除了精心挑选过入侵北约领空使用的战机机种外,俄罗斯也严格挑选了可能可以入侵的北约成员国。报导称,与其他北约国家相比,波罗的海三国的空军并不存在战斗机编队,仅有少量的直升机、无人机、教练机与运输机等辅助型机种,空中防御长期仰赖意大利、英国、德国、法国、波兰等其他北约大国的战斗机协助,即使遭到入侵,也须等待北约司令部的后续反应,无法自主进行应对。
德国台风战机紧急出动协防北约领空。图:翻摄自党媒央视新闻
另外,由于米格-31也能发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该报导认为,俄罗斯也可能借着此次入侵的机会,对东欧地区国家实施战略威慑,推测三架入侵的米格-31中,可能有一架携带“匕首”,另外两架则是执行“空中掩护”的任务。
该报导总结称,对俄罗斯来说,波罗的海三国相当于北约的“软肋”,是派遣战机试探北约防御体系的最好目标,“毕竟他们军力薄弱,全靠盟友保护”。
该报导强调,俄军的入侵行动并非单纯的鲁莽挑衅,而是经过精密计算的试探,并可能带有战略威慑的意味。图:翻摄自@Tendar X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