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浦钊观点》高市早苗的国安战略选择!日本“亲美友台防中”的再定义言论☀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言论 > 正文
洪浦钊观点》高市早苗的国安战略选择!日本“亲美友台防中”的再定义
作者:

自民党新任总裁高市早苗即将成为日本宪政史上首位女性首相,这不只是性别的突破,更象征日本国安战略在“安倍之后”的再定义。图:摄自朝日电视

日本政坛的权力更迭,往往伴随战略方位的重整。自民党新任总裁高市早苗即将成为日本宪政史上首位女性首相,这不只是性别的突破,更象征日本国安战略在“安倍之后”的再定义。她延续“安倍路线”的核心精神——强化国防、亲美联盟、深化印太合作——但她的战略取向,已从“模糊的现实主义”走向“明确的价值定位”。日本正进入一个以安全为信仰、以结盟为基础的外交新时代。

高市早苗在安倍的战略地图上画下更清晰的界线

安倍晋三以“自由开放的印太”构想奠定日本的价值导向战略,同时维持与中国的最低限度接触,以平衡经贸与安全。高市则明确主张“不能容忍以武力改变现状”,推动修宪使自卫队成为“国防军”,并以“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作为国家安全的逻辑起点。她的战略信仰已超越安倍时代的务实调和,转为明确的政治表态:日本不再隐身于美国主导的战略架构,而要成为印太安全体系的行动者。对高市而言,安全不只是防卫议题,而是国家定位的核心。

日本印太战略的再定义:从地缘防卫到价值结盟

在印太战略的语境下,高市将“安倍的地图”转化为“安全与经济一体化”的政策蓝图。她继承“积极和平主义”的思维,却更强调结盟的实质化。川普重返白宫后,美日同盟势必再度成为印太秩序的支轴,而高市也明确主张“与美国共同推动自由开放的印太”。

她的策略,是以经济安全延伸防卫安全——不仅强化自卫队角色,也透过产业链与科技合作扩大战略影响力,使日本从“战略响应者”转为“印太秩序的主动塑造者”。这一构想已超越传统的地缘防卫逻辑,转化为兼具价值与供应链接盟的双轨体系。而这样的战略明确化,也势必改变日本与中国的互动结构。

中日关系:从外交冷却到战略解构

中国对高市的出线反应谨慎却明确。外交部重申“希望日方信守在台湾等问题上的政治承诺”,显示北京已预期双边关系将进入更尖锐的防御态势。中国学界普遍认为,高市的对中政策将延续安倍的“防中轴线”,甚至更具意识形态色彩。她虽可能在强硬与稳健之间寻求平衡,但整体走势势必偏向战略对抗。这使中国在东北亚的战略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而日本则从“被动应对”走向“主动牵制”。

中日关系因此不再只是外交层面的冷却,而是战略结构的重组。高市所代表的日本,正与美国、澳洲、菲律宾等国形成“印太防卫圈”,从区域平衡者转为结构性对手。中国口中的“多事之秋”,正反映其面对日本战略能动性崛起的焦虑——日本不再被动,而是成为东北亚安全格局的新变数。

台日关系:从理念盟友到制度伙伴

在对台政策上,高市不只是延续安倍精神,更将其推进为可操作的战略。她四月率团访台,与赖清德总统共同提出“非红供应链”构想,强调在半导体、AI、能源等关键领域强化合作,以因应中国主导的产业链威胁。这不只是经贸合作,而是一种“供应链安全联盟”的雏形。

对台湾而言,高市的上任代表日本对“台海和平”的战略定位更明确化。她将台湾视为印太安全网的一环,意味着台日关系可能出现制度性突破——从政治表态走向政策连结。若未来日本在CPTPP与科技安全架构中积极纳入台湾,双边关系将从“准同盟”走向“实质共防”。

“亲美友台防中”路线:高市早苗的战略选择

高市早苗的出现,使日本外交正式告别模糊。她在延续安倍战略框架的基础上,以更鲜明的安全信仰重新定义国家角色。面对中国的压力、韩国的观望,以及美国要求日本承担更多战略责任的现实,她选择以“亲美友台防中”作为核心路线,将安全视为政治合法性的支柱。日本作为亚洲大国与印太战略的关键成员,势必在区域权力结构中更往前一步。

这一步,既可能巩固日本作为稳定力量的地位,也可能成为新一轮战略竞逐的触媒。对台湾而言,高市的上任不仅象征台日合作迈向制度深化,也让台湾在印太战略中的角色更具战略必要性。她的明确化,正是印太联盟再集结的起点。

(作者为东海大学中国大陆暨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副执行长)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时方

来源:新头壳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