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乳企“蒙牛”半年营收缩水百亿中国经济真相|中国财经在线|金融财经信息|财经资讯新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大陆乳企“蒙牛”半年营收缩水百亿

大陆乳企“蒙牛”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图为北京民众在超市选购牛奶。( Franko Lee/AFP/Getty Images)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蒙牛)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和权益股东应占利润双双下滑,这已经是蒙牛连续两年出现营收、净利润双降。

据蒙牛《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公布》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5.7亿元

(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6.9%;权益股东应占利润20.455亿元,同比减少16.4%。

而2025年上半年的营收水平相比2023年同期的511.2亿元,缩水近百亿,更是创近三年同期新低。

对此,中期业绩报告解释说:“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原奶价格同比下降,供给仍阶段性过剩,需求复苏未及预期,供需不平衡挑战仍存,乳制品行业在消费大环境与行业周期的双重挑战下短期持续承压。”

蒙牛乳业出现营业收入、净利双降。(公告截图)

深圳市经理人传媒有限公司旗下的《经理人杂志》10月5日表示,蒙牛营收利润双降的核心表现暴露了这家乳业巨头在行业周期低谷期的深层困境。

首先,原奶价格持续下行对蒙牛联营牧场造成致命冲击。原奶价格自2021年9月达阶段性高点后,生鲜乳价格累计下跌近三成。再加上今年上半年蒙牛旗下现代牧业因淘汰低产牛只叠加原奶售价下降,归属于权益股东净亏损达9.135亿元,成为利润同比下滑16.4%的关键因素。

其次,2024年下半年起,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震荡上行,推高牧场养殖成本并传导至乳企,也给蒙牛的盈利带来了压力。

再有,中国经济的大环境不佳也对蒙牛经营造成了压力。在消费端,经济复苏乏力,使大众对单价较高的常温高端奶需求减弱,2024年乳制品行业销售额下滑3.1%的态势仍在延续。

《经理人杂志》认为,对蒙牛来讲,上游“价格下跌—产能不减—亏损扩大”的恶性循环短期内难破。而上游双重挤压暴露了蒙牛供应链管理的深层缺陷,对核心奶源企业的风险管控不足,未建立有效周期对冲机制,导致上游波动直接传导至上市公司利润表,使其在行业周期中始终被动。

公开资料显示,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99年8月,总部设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是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旗下产品包括液态奶、冰淇淋、奶粉、奶酪等。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时方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