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日,中国电动车制造商比亚迪旗下的一家汽车经销商门店展示的比亚迪公司标志。(Sean Gallup/Getty Images)
中国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公司今年9月份的新能源汽车,在海外销售业绩大幅提升的同时,国内销量却下降了接近16%。有媒体证实,该公司已将2025年销售目标大幅下修。外媒认为,在中共官方禁止企业打价格战后,比亚迪在国内的价格与技术优势正在丧失。
比亚迪10月1日发布的“产销快报”显示,今年9月,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共销售新能源车396,270辆,同比下滑5.88%,这是自2024年2月以来该公司汽车销量首次单月同比转负。其中,国内销量同比下降幅度高达15.8%,海外乘用车及皮卡的销量同比却大增107%。显示比亚迪当前主要依靠海外销售支撑其业绩,该公司在国内的销售正走向萎缩。
路透社根据比亚迪公司文件计算得出,今年第三季度比亚迪共售出110.6万辆汽车,整体销量同比下降了2.1%,这是该公司五年多来首次出现季度销量下滑。与此同时,该公司的汽车产量在9月份进一步缩减了8.47%。
报导称,在中国电动车市场价格战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比亚迪也被迫调整策略。将2025年全年的销售目标下调至460万辆,最大降幅达16%。比亚迪品牌与公关总经理李云飞本周一接受香港《南华早报》的采访时也证实了这一数字。
作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的销量进一步放缓、产能开始收缩的现状,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大陆媒体分析称,在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消退的背景下,比亚迪在国内的中低端市场份额不断被竞争对手蚕食,其高端化的道路也举步维艰,近期推出的系列新车型都未能成为“爆款”,显示该公司在国内市场已经难以维持此前高速增长的态势,其在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外媒则指出,过去数年,比亚迪在官方补贴的推动下高速扩张。但如今,在政府补贴退场而国内同行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夹击下,产能已经过剩的比亚迪依靠所谓“性价比”建立起来的优势正在丧失,比亚迪创纪录的扩张时代可能即将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