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1日,在亚利桑那州格伦代尔的State Farm体育场,为保守派活动家查理·柯克举行追悼会。(美联社/John Locher/加通社)
9月10日,美国保守派青年领袖、“美国转折点”创始人查理·柯克在一场校园辩论中突遭枪杀,震惊与悲痛席卷全国。美国总统川普(特朗普)下令全国降半旗致哀,并率领政府高官及白宫工作人员,出席9月21日在凤凰城巨型体育场举行的追思会。超过20万民众从全美各地赶来悼念,连全球首富、超忙的埃隆·马斯克也抽空到场,表达敬意。
柯克的人生短暂却璀璨。他倡导和平对话与理性辩论,鼓励坦诚交流不同思想与观点。长期以来,美国许多大学和中学在“共产幽灵”的操控下,对如白纸般纯真的学生进行思想洗脑,否定美国传统价值观、家庭观念与责任感,鼓吹性解放、性别转换、吸毒、暴力,以及“结果平等”而非“机会平等”等等。这些校园培养出的学生往往激进,推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厌恶美国、自由市场与公平竞争,甚至误以为这才是“自由”。这样的校园环境令人不安,甚至充满恐惧。
然而,年仅18岁的柯克在自家地下室创立了“美国转折点”。他勇敢地走进校园,直面学生和各种尖锐问题,以敏捷的思路和清晰的逻辑,劝导年轻人独立思考、拥抱婚姻、养育子女,过健康、有信仰的生活。在9月21日的追思会上,我发现这位年仅31岁的青年与总统、副总统、国务卿、众多政府高官乃至总统的儿子都建立了深厚友谊。他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巨大支持,还帮助他们触及被“共产幽灵”毒化的年轻心灵,推广传统保守价值观。
国务卿卢比奥在追思会上回忆,十几年前,柯克曾对他说:“我们必须走进校园,与学生们辩论敏感话题。”卢比奥起初信心不足,半开玩笑地说:“与其去美国校园,不如先去共产主义古巴,那里可能还容易些。”这足见他们当时认为美国校园的意识形态环境比共产主义国家更具挑战性。然而,卢比奥坦言,柯克是对的。他深入校园,用简单常识唤醒学生,帮助许多激进的年轻人回归理性与正常生活。
柯克从不刻意区分保守派与自由派。他曾说:“只要你愿意结婚、生子并用心养育,你就是我们的一员。”他认为,美国人对生活的期望很简单:安全的社区、孩子能在黄昏骑车玩耍、父亲的一份工资足以养家糊口。如果你认同这些,你就是“我们”的一员。
柯克的“简单常识”震撼了被光怪陆离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迷惑的年轻人。许多青年因此回归理性、回归人性、回归信仰。而这正是“共产幽灵”最恐惧的——当人们过上道德、常识与信仰指引的生活,共产主义便失去蛊惑人心的土壤,无法再拖垮人性、毁灭社会。
查理·柯克,这位民间英雄,深受从总统到普通民众的爱戴与怀念,原因有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在过去十几年里,单枪匹马闯入校园,驱散“共产幽灵”的迷雾,引领无数年轻人回归传统,帮助美国社会重焕生机。他的精神绝不会因一颗罪恶的子弹而消逝。如今,无论在美国还是世界各地,无数年轻人高呼“我是查理”。就在周一晚,明尼苏达大学的校园活动座无虚席,呼喊“查理!查理!”的声浪此起彼伏。查理的精神将薪火相传,持续放大,而“共产幽灵”终将被驱逐出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