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8日,郭韦齐(右)及刘铭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徐曼沅/大.纪.元;)
以开朗笑容闻名、人称“微笑天使”的郭韦齐,周日(28日)随“混障综艺团”在洛杉矶侨教中心进行北美巡演。演出前她接受专访,娴熟操作手机,与新朋友互加通讯软体;穿戴义肢且失去双手的她,几乎能独立完成生活大小事。
2025年9月28日,“混障综艺团”在洛侨中心公益演出庆祝双十,(后排左起)杨志仁、陈濂侨、江宇宏、郭韦齐及刘铭(前排)。(徐曼沅/大.纪.元;)
郭韦齐七岁时因一场怪病引发败血性休克,重度昏迷十四天后奇迹苏醒。虽然保住了生命,但休克造成全身缺氧,四肢坏死而必须截肢,大脑也受损,智力退化到幼儿时期,右半身瘫痪,还留下癫痫后遗症,使她完全失去七岁以前的记忆。郭韦齐说,也许正因为“不记得了”,才能轻装上阵,迎接全新的人生。
回忆“复健”过程的枯燥乏味,郭韦齐调皮地露出了了无生气、厌弃的表情。为了让女儿坚持下去,郭韦齐的母亲程懿贞鼓励她用喜爱的钢琴和舞蹈取代部分训练,让音乐与律动成为复健的一部分。郭韦齐笑称,母亲就像“魔鬼教练”,严格要求她,父亲则是“天使”,永远在旁鼓励和陪伴。
2025年9月28日,尽管失去双腿,但郭韦齐仍热爱舞蹈演出。(徐曼沅/大.纪.元;)
七岁截肢后不久,程懿贞坚持不让郭韦齐依赖轮椅,而是重新站起来走路,甚至立下“条件交换”:只要穿着义肢走出一步,就送她心爱的东西。于是,她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电子琴。第一次按下琴键时,声音如同魔法般点亮她的生命,也开启了与音乐的不解之缘。
郭韦齐分享,这次来美国表演,特别选择演奏《我愿意》,这首歌曾让她在身心障碍才艺大赛中夺得亚军,对她意义深远。她表示,歌曲的意涵是“无条件的爱与承诺”,承载了“心灵疗愈”的力量。
2025年9月28日,尽管失去十指,但郭韦齐仍以双肘演奏钢琴曲《我愿意》。(徐曼沅/大.纪.元;)
尽管自十四岁起便登台表演,已有十几年的演出经验,不过郭韦齐坦言在美国演出仍会紧张,怕自己表现不完美,也因此更严格要求自己。
谈到如何克服紧张,郭韦齐表示,主要是靠长期练习与钢琴陪伴。由于她没有手指尖,弹奏时是骨头直接接触琴键,经常练到瘀青,但她从不退缩。她强调:“人生不设限,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就算失败,也能再次站起来。”
舞台之外,郭韦齐挑战各种极限运动与活动。2014年,她成功完成玉山攻顶;她也玩过飞行伞、潜水,并在台湾举办了12场画展,将所得捐给“饥饿”救助。她认为,这些经验让自己真正做到“上山下海”,不断突破自我。
回望一路走来的历程,郭韦齐最感谢母亲、父亲与医护人员的帮助。她表示:“妈妈教我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我,但我会用自己最舒服、最好的方式去完成。”她希望借由自己的故事,鼓励更多人:“不管遇到什么,都不要限制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