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行业正重演房地产和光伏产业的悲剧,地方政府深度介入,难以优胜劣汰,整个行业最终陷入恶性竞争,企业利润被吞噬,慢慢走向衰败。
近期深圳水贝市场黄金料商粤宝鑫负责人失联,400余名上下游供应商受害,损失千万元左右。
突发!9月21日巴菲特清仓比亚迪。
三重绞杀!中国实体药店活下来的可能很少,老板纷纷关店跑路。
中国经济最大悲剧踩不住刹车了
多年来,政府补贴和相关政策一直努力把中国打造成全球汽车强国和电动车领导者。中国的本土车企实现了这些目标,收获比计划还多——但多出来的都是问题。
德国之声引述路透社的调查称,中国的本土品牌生产的汽车数量,远超这个已经是世界最大汽车市场的吸收能力。
因为车企努力追赶政府制定的生产目标,而不是消费者需求。
这使得几乎所有车企都难以盈利。中国的电动车售价不到1万美元,而在美国,售价低于3.5万美元的车型屈指可数。
一些零售商甚至批量为未售出的汽车上牌和投保。这样一来,车企可以把这些车算作已售出产品,经销商也能获得厂家返利和奖金。
多余的一些车出现在类似抖音的社交平台上,低价甩卖。
甚至有些还被包装为“二手车”出口海外,尽管里程表仍显示“零公里”。
不用说,还有一些始乱终弃,被扔进杂草丛生的汽车坟场。
许多业内人士和分析师认为,中国汽车行业可能重演房地产和光伏产业的剧烈动荡。
中国的价格战已进入第三年。一些分析师称,唯一的出路是让许多车企倒闭。但许多官员抗拒这种“硬手段”,因为可能导致大规模裁员和消费下滑。
受影响者不仅是中国车企。外国品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62%,降至今年前七个月的31%。欧洲各国政府担心廉价中国车涌入,冲击本国工业。美国几乎全面禁止中国车,理由是国家安全和不公平竞争。
政府发糖不嫌手软,政策补贴还在继续。
今年6月,广州市政府发布政策文件,表示希望培育多达三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每家年产能达到50万辆。作为回报,广州承诺每家企业在三年内新建生产线并生产10万辆车时,每年可获得最高5亿元人民币(约7000万美元)的奖励。广州未回应置评请求。
政策文件显示,从2023年至2025年,至少还有六个地方政府公布类似政策,鼓励车企扩大产能。
业内人士近来用“内卷”来形容这种自我消耗的竞争,以及由此带来的非正常经营手段。
今年5月,中共当局开始对汽车价格战发出警告,强调竞争不可持续。
随着越来越多车企在亏损中加快“踩踏”,业内越来越多声音呼吁行业洗牌。近几个月,电动车品牌哪吒汽车在母公司进入破产程序后停止运营。去年,百度和吉利的合资品牌极越汽车裁员并宣布重组,理由是竞争激烈。
不过,三位业内人士和两名分析师告诉路透社,不会出现突然的剧烈冲击:行业整合可能需要多年,当地政府很可能会继续支持濒临失败的车企,温水煮青蛙,从而控制负面影响。
中国电动车初创公司小鹏汽车CEO兼联合创始人何小鹏在2023年预测,到2030年,一家车企要想生存,年销量必须达到300万辆,而最终只有八家企业能做到。小鹏汽车去年仅仅卖出19万辆。该公司没有回应路透社的置评请求。
少数大玩家已接近或达到这一规模,并有望在行业洗牌中受益。今年1月,吉利宣布计划到2027年年销量达500万辆,超过去年的220万辆。比亚迪也设定了2025年的宏大目标,但扩张速度在放缓。今年8月,它三年多来首次出现季度利润下滑。路透社本月报道称,比亚迪已把原定的550万辆销售目标下调至460万辆。
大多数企业销量仅是这些数字的一小部分,但仍在继续扩大产能——至少三起案例中,扩张是受政府官员要求。
江苏退休经销商陈可云(Chen Keyun,音译)说,汽车大量涌入市场,让经销商更难盈利。他的说法得到路透社采访的四位匿名经销商的支持。
陈可云称,经销商亏本卖新车,把车转卖给贸易商,再由他们包装成零公里“二手车”,这些问题根源在于中国的“以产定销”工业模式。车企无视真实需求,不断扩产并提高销量目标,迫使经销商增加库存。
路透社7月报导称,电动车品牌哪吒和极氪在过去几年虚增销量,其中哪吒涉及超过6万辆。车企为未售出的车提前投保,使其计入月度销量。
今年6月,四个地区的经销商团体称,车企的激励措施是“变相逼迫经销商假造销量”,但未点名具体企业。
部分卖不掉的新车最终进入“汽车坟场”。
很快,这些车出现在社交媒体上。主播们以低至9000美元的价格出售,只有原价的四分之一。
一夜之间,人去楼空!中国最大金料商爆雷
网络社交平台上传出的聊天截图显示,9月13日凌晨1点,深圳水贝市场黄金料商粤宝鑫一名王姓高管在内部群通知称,“因公司银行卡冻结且法人失联,无法正常运营”;凌晨4点,该公司部分针对黄金客户的对接群被解散。9月13日粤宝鑫门店即关门停业,法人及工作人员都联系不上。
天眼查APP讯息显示,粤宝鑫成立于2023年8月,主营黄金及珠宝首饰销售、批发、回收、加工等业务。
9月13日,多名黄金商户向深圳警方报案,称向“粤宝鑫”支付大额预付款后,公司负责人失联。
大河报报导,广东深圳水贝黄金商户王先生说:“我们众多受害者自发组织了一个群,最多的被卷走大概价值400万元,被卷走几十万元的受害者超级多。这个群受害者有400人左右,还有人在加进来,还有很多从外地过来的受害者。”
新疆黄金首饰店商户雷先生说:“9月10日给它寄了1.2公斤黄金,9月12日早上到的,9月13日中午开始慢慢联系不上。我们这种寄了黄金旧料的,相当于把我们的黄金吞了,金额达到80万元左右。”
广东深圳水贝黄金商户马先生说:“君豪卷跑了我655万元,粤宝鑫是卷跑了我290万元,我打了款,黄金也没给我,款也没给我退。”
目前,部分受害者已联合向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翠竹派出所报案。警方已正式受理案件,正在对涉案公司的资金流向、相关人员情况进行调查。
有商户告诉陆媒,粤宝鑫的维权群内已有逾300人,目前人数仍在持续增长,从群内接龙可以看到,商户损失大多在万元以上。最近几天有大量受害者前往公安部门报警登记,警方目前已立案调查。
目前已有多家黄金原料供应商在网上发公告,称公司由于经营不善,导致巨额亏损,正在进行清算工作,所有订单存料按照9月13日融通金金价全部结算。
一家发布公告的黄金原料供应商了解情况,该负责人表示,公司资金链确实已经断裂,无法履行与下游商家的合同,目前已经在变卖个人资产去还债。
多位水贝资深的黄金从业者受访时告诉陆媒,在水贝市场的“预定价交易”模式中,“料商”扮演的角色实际上是“庄家”。
这种交易的基本操作方式是:下游黄金制造销售商仅需向“料商”支付相当于黄金实际价格约2.4%至3%的定金,就能锁定金价。有时买方仅需预付20元,就能锁定1克黄金的价格。一般而言,双方需在下单日起7日完成交易。到了双方约定的交易日期,不论金价是上涨还是下跌,卖方都会按照“锁定”时的原价交付。
突发!巴菲特清仓比亚迪
9月21日晚间,沃伦・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已完全退出其在比亚迪的投资。据统计,巴菲特持有比亚迪股票的这些年里,比亚迪的股价上涨了约3890%。
“伯克希尔发言人证实,比亚迪股份确实已全部售出。”
2022年8月30日,港交所网站显示,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在2022年8月24日出售了133万股比亚迪H股,均价277.1016港元,套现3.69亿港元,仍持有2.18719亿股,占已发行的有投票权的比例降至19.92%。
此后,巴菲特陆续多次减持比亚迪。
2024年7月,港交所第16次披露伯克希尔对比亚迪的减持动作。
此次减持过后,伯克希尔持有的比亚迪股份比例已降至4.94%。彼时就有分析人士称,巴菲特或有清仓打算。
三重绞杀!活下来的可能很少这行业老板纷纷连夜跑路
2024年药店全国关店3.9万家,闭店率达5.7%,有机构预测今年还会继续关店6-10万家。
与其他行业的惨淡不同,两年前的药店还是开一家赚一家的黄金赛道,曾被誉为“永不落幕的朝阳产业”。即使到现在,街边的药店仍比便利店和奶茶店还多,100米内能开出5家。
谁也没想到短短1年时间,药店便跌落神坛,就连行业龙头们也难以独善其身。
有“国内最大药店”之称的国大药房,一年半时间里关闭了近20%的门店;山东老字号漱玉平民药店,股东一年减持四轮,有董事更是一把套现1.4亿离场;广东万店药企大参林的创始人更是身陷囹圄。
去年还疯狂赚钱的药店生意,为何突然凉透了?
首先,社区医院横刀夺爱。
社区医院虽然治不了什么大病,但胜在离家近且遍布在城市的每一根毛细血管里。很多朋克养生达人周末会去社区医院来一套中医按摩、艾灸和推拿一条龙。
在精明的年轻人眼里,不是药店去不起,而是社区医院刷医保更有性价比。
以前慢病顾客是药店的摇钱树,如今随着医保统筹实施,社区医院也正抢走慢病客户,随之抢走零售药店的金饭碗。
其次,看家本领被互联网偷家。
去年医保还上线了比价系统,原本就精打细算的年轻人线上一查价格,货比三家后线下门店瞬间没了优势。
最狠的一道枷锁是,赚钱套路被强行砍掉。
医保刷卡稳如ATM机——这句话是过去药店赚钱套路的真实写照。
对于药店而言,医保是其命门所在。
医保政策收紧后,药店的赚钱小道直接被堵死:药品追溯码让虚假购药无所遁形,医保刷卡越来越难;个人账户削减,能刷的钱越来越少;飞行检查严格,药店违规随时被冻结医保资格。
有药店老板表示:“以前医保刷卡占营业额六成,现在只剩两成。”
这三条隐形枷锁,彻底打碎了药店高价卖药的美梦。
请订阅阿波罗网主频道,订阅链接:
Loading...
Loading...
请订阅阿波罗网副频道,订阅链接:https://shorturl.at/lMP34
请订阅干净*世界:https://shorturl.at/luFTU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