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5日,山东省烟台港大量汽车等待装运出口。(STR/AFP via Getty Images)
墨西哥政府近日宣布对中国等国商品征收最高50%关税后,中共随即启动报复措施,针对墨西哥涉华关税展开调查,以及对美墨坚果发起反倾销调查。专家分析,此轮贸易摩擦凸显墨西哥在美中贸易战中明确站队美国,助美方构筑“北美堡垒”阻挡中国商品进入,美中在传统制造业的角力将持续升级。
墨西哥加关税涉520亿美元进口产品中共启动报复调查
墨西哥政府9月10日宣布,将对来自中国等非自贸伙伴的商品征收10%至50%的进口关税,涉及汽车及零部件、摩托车、纺织品、服装、家电、家具、钢铁等多个产品类别。
墨西哥政府提交给国会的法案草案包含约1400种产品的关税清单,影响价值520亿美元的进口产品。值得注意的是,该清单除中国外还涵盖其它国家,主要是为了防范中国通过第三国转口规避关税的做法。
这一政策预计将严重冲击中国汽车等出口商品。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上半年墨西哥已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第一大目的地,出口量达23.45万辆,同比增长30.7%。
面对墨西哥的关税措施,中共商务部9月25日宣布对墨西哥相关涉华限制措施启动贸易投资壁垒调查。与此同时,中共还对原产于墨西哥和美国的进口碧根果(山核桃)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中共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说,在美方提高关税的背景下,墨方单边加税举措即便符合世贸框架,也会损害包括中方在内的各方利益。
墨西哥配合美国防堵中共“北美堡垒”战略意图日渐明显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教授孙国祥向大.纪.元;分析表示,墨西哥对来自中国和其它亚洲国家的1400种产品上调关税,确实体现了回应美方压力与保护国内就业的双重考量。
墨西哥政府今年3月提出“北美堡垒”构想,意在让墨西哥对中国商品征收与美国相同的关税,并呼吁加拿大采取类似措施,以限制中国商品通过墨西哥和加拿大流入北美市场。
孙国祥进一步分析:“墨西哥是美国近岸外包与《美墨加协定》(USMCA)生产网络的关键枢纽,美方担心中国通过在墨投资或转运等方式绕道进入北美市场,因此持续对墨方施压,要求强化原产地规则和管制节点。近期迹象显示,墨西哥更倾向于调整政策以迎合北美供应链和美方安全关切。”
中美博弈延伸拉美墨西哥“背刺”中共
《金融时报》刊文表示,中共对墨西哥加征中国产品关税及其它贸易限制措施展开全面调查,此举是北京阻击第三国与美合作遏制对华贸易的重大举措之一。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Davy J.Wong)对大.纪.元;表示,中共的反制调查“实质上是对墨西哥近期对中国商品征税的制度性反击,同时向其它国家释放明确信号:站在美国一边是有代价的”。
“北京对墨西哥的不满主要来自经济和战略两个层面:墨西哥长期受益于中国投资与贸易,如今在美国压力下‘背刺’中共,这促使北京采取反制调查。”
对于中美双方的博弈态势,黄大卫认为:“尽管中美在TikTok和科技等领域达成临时协议,但双方在传统制造业、补贴和关税等领域的矛盾仍在加剧。墨西哥恰好是中美博弈中近岸制造、货物流转以及化学品供应链的关键枢纽。”
中美墨贸易争端走向充满不确定性
关于后续发展,孙国祥预测可能出现三种情形:“中方以壁垒调查和选择性反制维持压力并争取技术性豁免或门槛调整;墨西哥在国会和预算案进程中固化关税框架但保留执行弹性;中美在TikTok等个案上‘切割处理’,但整体在汽车、电动车、关键材料上持续博弈与摩擦升级的高概率情境。”
新的关税计划仍需墨西哥国会批准,但由于执政党及其盟友在国会两院掌握三分之二多数,预计不会遇到太大阻碍。与此同时,《美墨加贸易协定》(USMCA)将于2026年进行首次复审,墨西哥此举被视为提前为复审争取“筹码”。
当前形势下,中美双方在汽车等传统制造业领域的竞争呈现“议题分化、同步升温”的态势,供应链重构风险进一步加剧,墨西哥作为近岸外包枢纽的地位也面临新的考验。
黄大卫指出,墨西哥既是中共在拉美的重要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商品进入北美市场的潜在中转站;在美国眼中,它还是毒品危机的源头之一。美国可能通过《美墨加贸易协定》或其它措施,限制中国商品经墨西哥流入,或以经济激励拉拢墨西哥。
美国新关税政策加码供应链重塑
在中共宣布对墨西哥加征关税启动调查的当日,美国总统川普(特朗普)宣布,自10月1日起,对进口药品征收100%关税,对厨柜和浴室柜征收50%关税,对软垫家具和重型卡车分别征收30%和25%关税。他补充说,若企业已在美国启动制药厂建设,可获豁免。
白宫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9月26日表示,新关税旨在降低美国对中国的依赖,推动供应链回流本土,并通过强硬贸易政策维护国家安全。他在解释药品关税的原因时举例说:一家中国公司获得FDA抗生素批准后,向印度公司注资,伪造与退伍军人事务部的合同,挤压美国本土制造商。“这是我们必须应对的典型问题,关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