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5日,上海中小学学生校餐品质低劣、发臭引发关注,中共教育部发文称“禁止学校购买、使用不合格食材”。(网络截图)
近日,上海中小学学生校餐品质低劣、发臭引发关注,对此,中共教育部发文称,“禁止学校购买、使用不合格食材。”惹网友群轰,“这不是常识吗?需要发文?”“此地无银。”
9月25日,中共教育部网站消息称,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文《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验收管理工作指引》称,为“进一步规范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验收管理工作”“提升校园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该文件规定,“学校禁止采购、使用不合格食材”“禁止采购、使用超过保质期、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等食品”云云。
网友讥讽说,“小孩子都知道的常识还要发文禁止,滑天下之大稽。”“禁止随便杀人。”“如果他们不发文就可以采购不合格食材了?明明就是违法犯罪。”“禁止个人和家庭,购买并食用过期变质食品。”“以前估计是可以的。”“就好像其它领域可以使用不合格食材。”
(网络截图)
还有网友批评,“正确的废话。”“这个发文听起来有点搞笑,更多的悲哀。不合格的食品还能上市不被处罚?禁止采购和使用不合格食材,这不是常识吗?还要重点提出?不应该是如果杜绝和惩罚吗?”“此地无银,是否证实责任出在他们身上。”“这是撇清自己责任吗?”
(网络截图)
9月26日,很多上海家长表示,现在孩子的午餐还是没有任何改善,“孩子说跟以前一样!”
上海校餐问题爆出一周后,迫于舆论压力,上海当局发通报称,已经对涉事公司上海绿捷立案调查,但是,当天,涉事公司被发现新增一项学校午餐中标项目。
有家长反映,学校要求家长为午餐写“满意”评价,学校威胁不允许写“不满意”,“现在想起来,去年开学前班主任专门召开腾讯会议,逼迫家长给午餐满意度调查打满意。信号不太好,具体内容记不太清了,但总之说了一个多小时,留下印象就是家长你要不按我说的打分你自己掂量掂量”“绑匪要求绑票家属满意”“常见操作!印象中上半年我们也有类似的调查,老师是在学校和学生讲的,要回去让家长都选择满意,最搞笑的是,一定要在孩子的监督下选,生怕家长选‘错/了!孩子在学校手上,换一所学校也一样是绿捷······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上海的家长不敢发声!”
微信公众号“衣者朝新”发文《大量判例显示不法商人能从孩子们口中夺食,无不有贪官包庇》,文章通过分析之前的公开法院案例,表示“任何资本能做恶并持续作恶,必有失范的权力在幕后站台甚至包庇”。
文章说,“大量的判例显示,这些从孩子们嘴里夺食的不法商人,都是通过向地方官员行贿,然后获得校园餐项目的。若没有官员们的协助,很多不法企业和不法商人完全不具备中标校园餐的资格,根本不可能中标。中标后,不法商人疯狂从校园餐中非法牟利,从孩子们的嘴里夺食。”
文章表示,判例还显示,如果没有官员们的庇护,有些不法企业就算进入了校园餐项目,若其供应的食品粮油菜蔬有问题,也很容易被家长和学校发现而被清除出项目。但多数进入该领域的不法企业得到了权力的包庇,即便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或者供应的食品质量不高,家长不满、学生不满甚至学校也不满,也很难被赶出校园。只有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引发关注,或者因为家长不懈投诉出现重大舆情,权力与不良资本勾结的黑幕才会暴露出来。
文章总结说,“不深挖纵恶的权力,就无法真正清算做恶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