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网王笃若报导/23岁女富豪杨兰兰涉7月26日凌晨酒后驾车致人重伤案,9月26日在悉尼John Maddison Tower再度开庭。杨兰兰本人未出庭,也未以视讯连线出席,由其辩护律师约翰·科恩(John Korn)代理。法院确定下次庭审日期为10月17日,届时杨兰兰必须到庭应讯。
法院已撤销先前的“一項不當行為致傷”指控,但检方列出現行罪名4项——包括「危险驾驶致人重伤」、「过失驾驶致人重伤」(作为备选)、未向警方提供驾驶或车辆资料,以及拒绝或未能接受呼气测试。
阿波罗网评论员王笃然分析,简单来说,检方常同时提出重罪与较轻的备选罪,目的是在证据强弱不同情况下都保有定罪路径;若以危险驾驶定罪,最高可面临约七年刑期;若降为过失驾驶,量刑通常远轻(媒体常引述初犯上限约九个月)。王笃然指出,接下来应关注两点:一是法院正式的起诉书(charge sheet)将明确每项指控;二是检方披露的关键证据——酒测结果、监控与事故重建等。下次庭期定于10月17日,被告届时需出庭答辩,案件走向将取决于证据与控辩博弈。
辩护律师科恩在庭后对媒体表示,他“今天才收到最终的指控”,需要回去与被告商议认罪或答辩策略,律师要求更多时间准备。庭审并无实质证据开示,程序性环节为主。
除庭审程序外,现场气氛仍受关注:法庭旁听席约三十个座位几乎座无虚席,旁听者多为华人或中国留学生;与首庭相比,今天到庭人数明显减少。部分旁听民众表达对杨兰兰真实身份、家庭背景与量刑问题的好奇與关切,也有声音担忧此案会加深外界对“有钱留学生”的刻板印象。
澳洲警方拒绝透露杨兰兰的国籍等个人详细信息。杨兰兰在下一次出庭前仍处于保释状态,保释条件包括上交护照、定期向警方报到、夜间不得离家,以及不得驾驶等限制。
9月26日,杨兰兰案第二次庭审在悉尼 John Maddison Tower进行。Source:SBS/Sophia Li
杨兰兰的代理律师约翰·科恩(John Korn)现身9月26日的庭审现场。Source:SBS/Sophia Li
杨兰兰(音译)案于第一次8月15日在悉尼开庭,庭审开始前,近百人在门外等候。Source:SBS/George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