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神相袁天罡偶然见到一位卖馒头寡妇,惊叹她有一品夫人贵相。她后来果然谱下一则贵夫人传奇。图:(传)周昉作〈挥扇仕女图〉局部。(公有领域)
唐贞观年间,太宗皇帝仁明有道,信用贤臣。文有十八学士,武有十八路总管。凡天下有才有智之人,无不举荐在位,尽其抱负。所以天下太平,万民安乐。
山东博州茌平县有个才子叫马周,父母双亡,一贫如洗,以致到三十多岁还没有娶妻。他自幼精通书史,有学问、有志气、有谋略,样样过人。只因孤贫无援,没有人荐拔他,怀才不遇,犹如一条神龙困于泥淖之中,飞腾不了,只好每日借酒消愁,一醉方休。
当时博州刺史叫达奚,仰慕马周的才学,便聘请他当本州官府学堂里的助教。到任那天,众秀才带酒过来道贺,马周喝得大醉。第二天,刺史亲自到学堂请教,见马周还没有醒酒,大怒而去。马周醒后,慌忙去衙门谢罪,被达刺史训斥了半天,垂头丧气地回来。可是,他虽然被刺史训斥了一顿,仍是恶习不改,每遇到学生们来求教,便留下一起喝酒。他的俸钱,都给了酒家,可还喝不够,就去学生家蹭酒(借故趁机白喝)。
一天,马周喝得大醉,两个学生扶着他回家。恰好遇到达刺史的轿子,轿夫叫马周让路。马周酒喝得多了,连刺史都认不得,瞪着眼睛骂人。达刺史见他醉得不像话,只好当街又训斥了他一顿。第二天,马周酒醒后,学生劝他去谢罪。他叹口气说:“我只因孤贫无援,想着这是个做官的台阶,才屈志于人。现在因为好酒,屡遭羞辱,有什么脸面再去乞求人家的怜悯呢?这个助教的官儿,不做也罢!”说完,便把公服交给学生,让他送还给刺史,仰天大笑,出门而去。
然而要到哪里去呢?马周自己都不知道。他想着到州府都没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去京都长安,万一遇到哪个公卿丞相赏识,被举荐上去,还能有个出头之日。于是,他便起程赶往长安。一个月后,马周来到了新丰。这日,天色已晚,马周就挑个大客店,走了进去。恰逢一伙商贩带着一辆辆车马,驮着货物,也到客店安歇。店主王公出来迎接,安排房间,堆放货物。众商贩各自落座,点酒要菜。小二哥跑来跑去,好似走马灯一般忙。惟有马周,冷落坐在一边,没人睬他,心中忿忿,便拍案大叫:“主人家,你好欺负人!难道我不是客人,为什么不来招呼我?”
王公听见,赶紧过来:“客官别生气,那边人多,只好先安顿他们。您是用酒,还是用饭,只管吩咐。”马周说道:“我一路行来,很久没有洗脚了,想讨点热水用用。”王公十分为难:“锅都占着,要热水得再等一会儿。”马周也不计较:“既然这样,先上酒来。”王公问:“您要多少酒?”马周指着对面大桌子上那一伙商贩说:“他们要多少,我就要多少。”王公大吃一惊:“那五位客人,要五壶好酒呢!”马周道:“也要五壶吧!饭菜随便上点。”王公吩咐小二,热了五壶酒,摆在桌上,又送来几盘菜。
马周自斟自饮,大概喝了三壶多,喝不下去了。他让小二拿来洗脚盆,把剩下的酒,都倒在盆内,脱下靴子,伸脚去洗。店里的客人看了,都感到很诧异。王公也暗暗称奇,知道他不是平凡人,就安顿他住下了。
第二天,王公早起结账,打发客人们起程。马周身无分文,便脱下狐裘,递给王公,算作酒饭钱。王公觉得马周是个慷慨的人,狐裘又太贵重,坚决不接受,说:“客官这次不方便,下回补上就是,这个可不敢领。”马周见王公不接受,就要来笔墨,在墙上写了一首诗:
古人感一饭,千金弃如履。匕箸安足酬?所重在知己。我饮新丰酒,狐裘不用抵。贤哉主人翁,意气倾乡里。
写完,他在后面写上“茌平人马周题”。王公见他有才华,心中十分敬重,就问:“先生现在要去哪里?”“想到长安求功名。”王公又问:“有熟悉的寓所吗?”马周摇摇头:“没有。”王公说:“先生这样的才华,一定可以功成名就。但长安物价很高,您没有盘缠,在哪儿安身呢?老夫有个外甥女,嫁到那里万寿街卖馒头的赵三郎家。老夫写封信,介绍先生到她家住吧!这儿有三两白银,送你做路费,请不要嫌少。”马周感激他的情意,只好收下。王公写完信,递给马周,送他离开。
白居易有诗《新丰路逢故人》描写马周在新丰旅途郁郁不得志的景象:
尘土长路晚,风烟废宫秋。相逢立马语,尽日此桥头。
知君不得意,郁郁来西游。惆怅新丰店,何人识马周。
郁郁不得志的马周到了长安一看,真是花花世界,十分繁荣。他直接打听到万寿街卖馒头的赵家,把王公的信投递进去。原来,这赵家世代靠卖面食为生。前年主人赵三郎病故,妻子王氏在家守寡,开始管理店面。她就是王公的外甥女,年纪虽然三十有余,仍然丰艳胜人。
王氏开始抛头露面卖馒头时,有一天被神相袁天罡看见了,不禁大吃一惊,叹道:“这个妇人面如满月,唇若红莲,声响神清,山根不断,乃大贵之相,他日定为一品夫人,如何屈居此地?”
后来,袁天罡无意中和中郎将常何提起了这件事。常中郎知道袁天罡相人从来不会错,就想娶王氏做妾,于是吩咐管家以买馒头为名,每天到她店中纠缠,劝说王氏嫁人,王氏听了,只是一笑,并没放在心上。
却说马周到来之前的一天晚上,王氏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匹白马,自东而来到了她店中,把店中几屉馒头一口气吃了。自己去追赶,不觉竟跳上了马背。那白马忽然变成火龙,冲天而去。醒后满身发热,觉得这个梦很奇怪。恰好就在这一天,王氏就接到舅舅王公的信,说是介绍个姓马的人借住。她见来人竟然身穿白衣,想起梦来,心中大为疑惑,就留他住下,一日三餐,殷勤供给。那马周吃她的,住她的,竟然十分心安理得,绝无谦逊之意,而王氏也始终如一,对他十分恭敬。
当地有一伙无赖,见王氏是个漂亮寡妇,常常出言挑逗,后来见她正气,才不敢再招惹。如今,这帮家伙见她留个远方的单身客在家,就开始说三道四,传出许多难听的话。王氏是个正经人,听到风言风语后,就对马周讲:“我原本想再留您,可寡妇家,人言可畏。先生前程远大,应该找个好去处,早日出人头地。如果在这里浪费光阴,实在是太可惜啦!”
马周道:“小生倒情愿给人做先生教书,但无处可投啊!”话刚说完,就见常中郎的管家,又来买馒头。王氏想到常中郎是武官,一定少不得文士相帮,就问管家:“我这里有个亲戚马秀才,饱学之士,想在这里找个事做,不知道你家老爷现在要不要请先生?”
管家回答:“真要请呢!我马上去禀告我家大人。”原来,那时唐太宗下了圣旨,凡是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要上奏章,直言得失。常中郎也是五品以上官员,应该上奏章,正要找个饱学之士,为他代笔。恰好管家回来,将王氏的话说了。常中郎喜出望外,立刻写了请帖,派人牵马去迎接。于是,马周别了王氏,来到常中郎家。常中郎见他仪表非俗,非常尊重,立即上酒菜款待,打扫书房,安顿他住下。
次日,常中郎取出白银二十两,彩缎十匹,亲自送到书房中,作见面礼。他把皇帝下圣旨求奏章的事,和马周商量。马周说:“这个不难!”立即取来笔,一挥而就,写了二十条建议。常何看后,叹服不已,连夜命人抄写整齐。
第二天早朝,常中郎把奏章进呈御览。太宗皇帝看罢,条条称赞,就问常中郎:“这样的见识,不是爱卿能有的,爱卿从哪里得来的?”
常中郎跪在地上,口称:“死罪!这的确不是臣的建议,是家里先生马周所作。”
唐太宗追问:“马周在哪里?马上宣他来见朕。”
太监马上到常中郎家,宣了马周去见驾。马周到了金銮殿,行过大礼。唐太宗问他:“爱卿何处人氏?曾经做过官没有?”
马周回答:“臣乃茌平县人,曾为博州助教,因为不得志,弃官游于京都。今天得觐天颜,实出万幸。”
唐太宗大喜,立刻拜马周为监察御史,钦赐袍笏官带。
唐朝名臣马周画像。(公有领域)
北宋冯山的诗《再和》写道:“三术起商鞅,一言贵马周”,正是描述了马周遇明君唐太宗,得到赏识重用的这番景象。
马周穿上了,谢恩而出,仍回常中郎家,拜谢举荐之恩。常中郎大摆宴席,举杯道贺。到晚上酒散,常中郎不敢再委屈马周住在书馆,就吩咐仆人备轿子,送他到亲戚王氏家去。马周忙说:“王氏不是我的亲戚,只不过是借宿在她家而已。”
常中郎听后,大吃一惊:“御史公有家眷吗?”马周摇摇头:“惭愧!因为家贫,所以至今没有娶妻。”常中郎感叹道:“袁天罡曾相王氏贵为一品夫人啊!萍水相逢,便是天缘,御史公如果不嫌弃,明天下官就去做媒怎么样?”
马周感激王氏招待殷勤,也有这个意思,就说:“若得先辈玉成,深感大德。”当晚,马周仍住在常家。
次日,马周又同常中郎面君。当时突厥反叛,唐太宗正派四大总管出兵征剿,命马周献平定反叛的策略。马周在金銮殿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句句都中了皇帝的心意,又被授为给事中。常中郎举贤有功,赐绢百匹。常中郎谢恩出来,带了随从,骑着马直接到了馒头店外,请王氏出来相见。
王氏还以为常中郎帯着百匹绢来,是要强迫她作妾,急忙躲进去,不肯出来。常中郎派管家找来个邻居家的大妈,将为马周求亲和马周得官的始末,都托她传话进去。王氏才知道那次白马化龙的梦果然应验,此乃天赐姻缘,不可违也。常中郎把御赐的百匹绢,当成聘礼,替马周行了聘;租下一所大宅子,叫马周住下。择了个吉日,马周便与王氏成了亲,文武百官都来道贺。
马周自从遇到太宗皇帝,皇帝对他言无不听,谏无不从,不上三年,马周做到吏部尚书,王氏被封为一品夫人。新丰旅店的主人王公听说马周发迹,特地到长安拜见。他先到万寿街探望外甥女,却找不到馒头店,问过邻居,才知道外甥女多年前已经守寡,现改嫁给了马尚书。王公非常高兴,赶紧到尚书府中投帖子。
马周夫妇知道王公来访,亲自出来迎接进去,设酒款待。王公在马家住了一个多月,告辞要走。马周赠他一千两白银,王公不肯接受。马周说:“墙上的诗句还在,一饭千金,我怎么可以忘记呢?”王公这才收下,道谢而回,后来成为新丰的富民。
再说达奚刺史,因母亲去世回乡守孝三年,服满到京都候官,才知道吏部尚书是马周。他因为过去曾得罪过马周,不敢去吏部报名候官。马周知道这件事,连忙派人请他相见。达奚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到尚书府请罪。他拜倒在地,口称:“有眼不识泰山,伏请恕罪。”
马周慌忙扶他起来,说:“那时因酒误事,是马周不对。刺史之责有理,哪里有错?刺史不必再放在心上啦!”几天后就举荐达奚为京兆尹。京都的官员见马周度量宽宏,无不敬服。
后来,马周终身富贵,与王氏偕老,后人有诗叹云:
一代名臣属酒人,卖䭔(音同堆,饼类食物)王媪亦奇人。时人不具波斯眼,枉使明珠混俗尘。
唐太宗曾赐飞白书予马周曰:“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大力赞赏马周辅国的才干与忠心。马周于贞观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岁,赠幽州都督,陪葬昭陵。高宗即位,追赠尚书右仆射、高唐县公。垂拱年中,配享高宗庙庭。马周之子马载于唐高宗咸亨年间累迁吏部侍郎,善于甄别人才选拔官员,为人称道。
资料来源:《喻世明言》《旧唐书》《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