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的下一步棋 震动全世界科教频道|科教兴国|教育新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科教 > 正文
黄仁勋的下一步棋 震动全世界

Nvidia宣布拟投资OpenAI高达1000亿美元,打造相当于10座核电厂运算力的AI帝国。这场史上最大规模的私募投资案,不仅让硅谷巨头间盘根错节的关系浮上台面,更引发了关于“左手换右手”的财务质疑,以及AI发展是否已触及电力、资金与技术的现实天花板。

一则重磅消息从硅谷震惊全世界:全球市值最高的芯片巨擘Nvidia(辉达)22日宣布,已与OpenAI签署意向书,将进行一笔高达1000亿美元的战略投资。这笔资金将用于支持OpenAI建构规模空前的AI资料中心,其总功耗容量将达到惊人的10吉瓦(GW),相当于10座核能反应炉的发电量。

这项合作案不仅可能创下史上对私人企业的最大单笔投资纪录,更将Nvidia与当今最炙手可热的AI公司OpenAI的命运相连。

消息一出,Nvidia股价应声上涨近4%,使其市值推升至近4.5兆美元的历史新高。然而在这场看似双赢的强强联手中,掌声背后却也浮现出关于产业集中化、财务循环以及基础设施极限的深刻提问。

精心打造的千亿美元合作

根据双方声明,这项庞大的投资案将采阶段性投入。Nvidia将在OpenAI每部署1吉瓦的运算能力时,投入100亿美元现金以换取其股权。若以OpenAI近期传出的5000亿美元估值计算,仅第一阶段的投资就将使Nvidia获得约2%的股份。这笔资金的主要用途,是让OpenAI向Nvidia采购400万至500万颗AI芯片,用于建构这10吉瓦的超级运算基础设施。知情人士透露,OpenAI在整个建构过程中,采购Nvidia芯片的总花费将超过1000亿美元。

Nvidia执行长黄仁勋在接受CNBC采访时,将此合作形容为“AI的下一次飞跃”。他强调,这笔交易将为Nvidia带来额外的销售收入,光是预计出售的500万颗GPU,就约等于公司2025年全年的出货量。更深层的战略意义在于,此举将让OpenAI更加依赖Nvidia的硬体生态系,从而降低其自行开发芯片的动机。

OpenAI执行长阿特曼(Sam Altman)则表示:“一切都始于运算。运算基础设施将是未来经济的基础。”他强调,与Nvidia的合作将用于创造新的AI突破,并将其成果规模化地赋能给个人与企业。

辉达执行长黄仁勋。(美联社

硅谷“近亲繁殖”?AI巨头形成利益共同体

这起交易案凸显了硅谷日益“近亲繁殖化”的趋势。就在几天前,Nvidia才宣布将投资50亿美元于其昔日的竞争对手英特尔(Intel),以扶植美国本土的芯片制造业。如今,Nvidia与OpenAI的结盟,更是将全球最有价值的上市公司(Nvidia)、美国最大的私人科技公司(OpenAI)以及全球市值第二高的微软(Microsoft,OpenAI最早且最重要的投资者)的命运,更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这种科技巨头间的相互投资与合作,正使得当前由AI驱动的股市狂热,越来越依赖于少数几家公司的共同利益。Nvidia已然成为AI生态系的“军火商”,它不仅向各大AI公司出售芯片,更透过其日益增长的现金流,大量投资这些依赖其芯片的客户,包括云端运算新创CoreWeave、AI应用开发商xAI、Perplexity以及机器人公司Figure等。

然而这笔交易的规模与结构也引发了华尔街的审慎关注,最核心的质疑在于“循环动态”(circular dynamics)。简单来说,Nvidia投资OpenAI,而OpenAI再用这笔钱向Nvidia购买芯片,这使得Nvidia的资产负债表现金,巧妙地转化为新的营收。投资公司Bernstein的分析师Stacy Rasgon对《彭博新闻》表示,如此庞大的交易规模“显然会开始引发一些问题”。IT分析公司New Street Research的分析师Pierre Ferragu则精算,这相当于OpenAI购买Nvidia的GPU时,是以71%的现金和29%的股票来支付。

麻省理工学院(MIT)史隆管理学院教授Michael Cusumano对英国《金融时报》直言,这笔交易“有点像一场洗牌”,因为Nvidia投资1000亿美元,而OpenAI也宣称将花费1000亿美元以上购买Nvidia的芯片。这种合作模式让人质疑,其营收成长究竟有多少来自真实的市场需求,又有多少是行业内部资本循环的结果。

AI的尽头是电力?OpenAI面临的三大挑战

尽管有Nvidia的巨额资金加持,但《经济学人》指出,这场Nvidia与OpenAI的世纪豪赌,将AI产业的未来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但也同时将其风险与不确定性暴露无遗。全球的目光都将聚焦于阿特曼,看他如何同时解决能源、资金与技术这三大难题,这三项难题也是阿特曼在宣布合作时坦承的三大挑战——

电力与基础设施难题:10吉瓦的电力需求是个什么概念?它几乎相当于整个纽约市的尖峰用电量,或是美国2025年上半年新增发电总量的一半。即使在基础设施审批制度相对宽松的美国,要建成如此规模的供电系统也可能需要数年时间。这不仅是资金问题,更是能源、土地与监管的巨大挑战。

烧钱速度远超营收:尽管ChatGPT每周活跃用户超过7亿,年化收入接近130亿美元,但OpenAI仍处于亏损状态。而其支出承诺却日益惊人,除了与Nvidia的千亿美元计划,还包括先前与甲骨文(Oracle)签订的3000亿美元运算力采购协议。

技术突破的瓶颈: AI的发展并非仅靠堆砌运算力就能无限推进。据报道,OpenAI最新模型GPT-5的市场反应并不如预期热烈,这让部分人士担忧AI模型的发展正在遭遇瓶颈。Sam Altman本人上个月也曾警告,投资者对AI“过于兴奋”,预言部分新创公司和投资者将会“被烫伤”。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方寻

来源:风传媒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