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民众参加柯克追思会 感到“神无处不在”☀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美国新闻 > 正文
美民众参加柯克追思会 感到“神无处不在”
Z世代的桑蒂诺‧胡亚雷亚(Santino Juarea)在查理‧柯克的追思会上表示,柯克之死鞭策更多的人支持保守派理念,“而没有人应该由于政治观点的不同,就对他人被杀害而幸灾乐祸”。 胡亚雷亚来自于坦普(Temp),他说:“我在大多数问题上都赞同柯克的观点,这就是我为何来参加今天的追思会的原因。” 他表示柯克在他的人生中提到了政治启蒙的作用,他说:“我因为他的影片,开始主动去研究类似于堕胎、移民等社会问题,及有美国两党在这些议题上的立场,并理解了为何不应该堕胎的原因。”

9月21日,来自凤凰城的汤姆‧尼森(Tom Nilson)来到查理‧柯克(Charlie Kirk)的追思会现场,感受到柯克精神的延续,并强烈地体会到“神无处不在”。(!!:电视台)

9月21日,来自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汤姆‧尼森(Tom Nilson)来到查理‧柯克(Charlie Kirk)的追思会现场,带着沉重的心情表达敬意。他表示,这个追思会不仅让他感受到柯克精神的延续,更让他强烈地体会到“神无处不在”。

“我来这里,是为了向查理‧柯克致敬,同时也想亲身感受这样一个场合。”尼森说,并表示在追思会现场,他强烈体会到“神无处不在,并正向每一位在场的人泼洒祂的治愈之水。在这里,我确实能够感受到某种治愈的力量。”

尼森介绍说,他其实20日就来过追思现场。“昨天我遇到了很多从未谋过面的人,但却感受到满满的善意,因为当时我情绪激动,这时一位来自于尤马(Yuma)的人友善地拍着我的肩膀,问我是否需要帮忙,那一刻我深受感动。”

谈及柯克遭枪杀的消息,尼森仍心有余悸。“我当时刚结束游泳训练,正躺着晒太阳放松。忽然收到我夫人的简讯,说查理被枪杀了。”他回忆道,“当我回到家时,我太太正在收看相关报导。那时查理可能已经离世了。这实在令人震惊。”

尼森表示,他一直非常欣赏查理‧柯克。“我记得第一次听说他,或是在电视上看到他,是2012年,当时我心想:‘这个年轻人是谁?’他那时还只有二十多岁,却已如此优秀,真是令人敬佩。”

对于追思活动的安排,他认为虽然筹备时间仓促,但主办方已尽最大努力。“我认为整体是安全的,但在这个时代,我们永远无法预料会发生什么。”

9月21日,Z世代的桑蒂诺‧胡亚雷亚(Santino Juarea)参加查理‧柯克(Charlie Kirk)的追思会,向柯克致敬。(新!!:电视台)

Z世代的桑蒂诺‧胡亚雷亚(Santino Juarea)在查理‧柯克的追思会上表示,柯克之死鞭策更多的人支持保守派理念,“而没有人应该由于政治观点的不同,就对他人被杀害而幸灾乐祸”。

胡亚雷亚来自于坦普(Temp),他说:“我在大多数问题上都赞同柯克的观点,这就是我为何来参加今天的追思会的原因。”

他表示柯克在他的人生中提到了政治启蒙的作用,他说:“我因为他的影片,开始主动去研究类似于堕胎、移民等社会问题,及有美国两党在这些议题上的立场,并理解了为何不应该堕胎的原因。”

胡亚雷亚透露,原本他计划在俄勒冈大学(the Oregon duck University)与查理进行一场公开辩论,探讨移民问题。他遗憾地说:“我一直觉得,过去那些与他辩论移民议题的人,没有真正切中要点。我本想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与他好好讨论一下。”

谈到社交媒体上的言论环境,胡亚雷亚坦言,柯克之死的遭遇令他意识到现实的残酷。“当你在社交平台上发表与主流相左的意见,就会遭受仇恨,就像查理那样。他公开反对左派观点,这使他成为攻击目标,最终甚至被杀害。”

但柯克之死并不会令他沉寂,他说:“我认为应该到社交媒体上发声,绝对地;而那些因他的死而幸灾乐祸的人,被解雇、被谴责,也是自食其果,这说明仇恨最终只会毁掉自己。”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时方

来源:..;美国亚利桑那州记者站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