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调查记者:安提法组织的共产主义起源好文妙文☀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好文 > 正文
资深调查记者:安提法组织的共产主义起源
作者:
安提法组织最初是苏联在德国建立共产主义独裁统治的掩护行动的一部分,该组织致力于将所有敌对政党都贴上“法西斯主义者”(fascist)的标签。左翼极端分子一边打着“反法西斯”的旗号,一边攻击其它群体。报告指出,“法西斯”一词在极左意识形态下具有双重含义,即“反对资本主义制度”。

1928年9月1日,德国极左翼“安提法(Antifa)极端组织成员握拳致敬。该组织的初衷是在德国建立共产主义独裁政权

近日,极端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组织“安提法”(Antifa,即反法西斯主义者)成为头条新闻,因为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特朗普)宣布将该组织指定为恐怖组织。

安提法组织最初是苏联在德国建立共产主义独裁统治的掩护行动的一部分,该组织致力于将所有敌对政党都贴上“法西斯主义者”(fascist)的标签。

根据安提法文化促进会(the Associ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Anti-Fascist Culture)出版的、德国的贝恩德·兰格(Bernd Langer)撰写的德文小册子《安提法行动八十年》(80 Years of Antifa),安提法组织可以追溯到1921年6月至7月在前苏联莫斯科举行的第三次世界代表大会(the Third World Congress)期间,苏联共产国际(Comintern,全称为Communist International)的“统一战线”(united front)。兰格曾是德国“自治安提法”(Autonome Antifa)组织的成员,该组织曾是德国最大的安提法组织之一,于2004年解散。

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共产主义黑皮书》(The Black Book of Communism,1997)估计,苏联是世界上最暴力的独裁政权之一,造成约2,000万人死亡。苏联政权的暴力程度仅次于中共初代党魁毛泽东领导下的极权统治,后者造成约6,500万人死亡。

统一战线战略的初衷是将左翼组织聚集起来,以煽动共产主义革命。苏联人认为,继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共产主义将首先传播到德国,因为德国拥有当时世界第二大的共产党——德国共产党(KPD)。

统一战线计划在1922年共产国际第四次世界代表大会上得以成形。莫斯科提出了“走向群众”(To the Masses)的统一战线战略口号,力图将德国各共产党和工人党团结在其掌控的同一意识形态旗帜下。

“因此,‘统一战线’并不意味着不同组织之间的平等合作,而是共产党对工人运动的主导。”兰格在书中写道。

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独裁者贝尼托·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1883-1945)曾经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1914年因支持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被意大利社会党(Socialist Party)开除。后来,他创立了法西斯运动,并将其作为自己的政党。1922年10月,他通过“进军罗马”(March on Rome)运动夺取政权。

而在德国,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1945)于1921年成为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Nazi Party/纳粹党)领导人,并于1923年发动政变夺取国家政权。

德国共产党决定打着反法西斯的旗号组织一场运动。然而,兰格指出,对德国共产党来说,“法西斯主义”(fascism)和“反法西斯主义”(anti-fascism)的概念“毫无区别”,“法西斯主义”一词仅仅是用来支持他们激进反对立场的修辞手段而已。

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制度都建立在集体主义和国家计划经济的基础上。两者都主张建立个人受到强大国家严格控制的制度,并且都犯下了大规模暴行和种族灭绝罪行。

德国国内情报机构联邦宪法保卫局(the Federal Office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Constitution,简称BfV)2016年发布的年度报告也指出了同样的观点:从“左翼极端分子”(left-wing extremist)的角度来看,“反法西斯”运动所推崇的“法西斯主义”标签,往往并非指真正的法西斯主义,而仅仅是给“资本主义”贴上的一个标签。

左翼极端分子一边打着“反法西斯”的旗号,一边攻击其它群体。报告指出,“法西斯”一词在极左意识形态下具有双重含义,即“反对资本主义制度”。

兰格认为,这种看法从一开始就是正确的。对德国共产党人来说,“反法西斯主义”仅仅意味着“反资本主义”(anti-capitalism)。他指出,这些标签只不过是“政治词汇”(political vocabulary)下的“战斗概念”(battle concepts)。

德国联邦宪法保卫局(BfV)网站上对“反法西斯主义”的描述指出,该组织仍然坚持对资本主义的基本定义,即“法西斯主义”。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制造了法西斯主义,或者至少容忍了法西斯主义。因此,反法西斯主义不仅针对实际或所谓的右翼极端分子,也始终针对国家及其代表,特别是安全部门的成员。”网站总结道。

兰格指出,历史上,通过将共产主义运动的反资本主义利益贴上“反法西斯主义”的标签,德国共产党得以利用这个论调将所有其它政党都贴上法西斯主义的标签。兰格指出:“据此,其它反对德国共产党的政党,尤其是德国社会民主党,都是法西斯主义政党。”

因此,在今天看来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共产主义“反法西斯主义者”在其“法西斯主义”新标签下,攻击得最严重的群体是社会民主党人。

1923年8月23日,俄共政治局召开秘密会议,据兰格记载,“所有重要官员都公开支持在德国发动武装起义。”

德国共产党是这个号召的先锋,它以“统一战线行动”的名义发起了一场运动,并将其武装“反法西斯”派别命名为“反法西斯行动”(Antifaschistische Aktion,德语,英语为Antifascist Action)。“反法西斯”组织至今仍在德国推行这个运动,其它国家的“反法西斯”组织也都源于此。

1932年7月10日,安提法(Antifa)统一大会在德国柏林爱乐歌剧院(Philharmonic Opera House)举行。此次大会由德国共产党组织,旨在集结力量击败社会民主党和纳粹党。反法西斯运动将这两个政党都贴上了“法西斯”的标签,而这个标签正是他们用来称呼所有敌对政党的政治标签。(Public Domain)

此时,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纳粹党雇用了一支类似于反法西斯运动的组织进行政治暴力和恐吓,被称为“褐衫军”(brownshirts)。

与此同时,安提法运动开始吸引一些反对法西斯主义在德国真正出现的会员,他们不认同——或者可能不知道——该组织与苏联的联系。

然而,安提法运动所煽动的暴力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了相反的效果。安提法运动持续不断的暴力手段和对所有敌对体系的恐吓,以及其暴力意识形态,将许多人推向了法西斯主义。

英国当代历史学家理查德·埃文斯(Richard J. Evans)在《当权的第三帝国》(The Third Reich in Power,2005)一书中写道:“共产党人的暴力革命言论,承诺摧毁资本主义并建立苏维埃德国,吓坏了该国的中产阶级,他们非常清楚1918年后俄罗斯中产阶级遭遇了什么。”

“他们对政府未能解决危机感到震惊,又因共产党的崛起而陷入绝望,因此他们开始离开传统右翼政治中争吵不休的小派系,转而投向纳粹。”他写道。

兰格指出,德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共产国际的成员,“几年之内,它就变成了一个斯大林主义政党”,无论是在意识形态上还是在后勤保障上。他指出,它甚至变得“在财政上依赖于莫斯科总部”。

德国共产党领导人,以及其以“安提法”(Antifa)为主要行动平台、对敌对政党进行暴力恐吓的基层运动,都落入了苏联机构的掌控。许多德国共产党领导人后来都成为共产主义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领导人,其中包括臭名昭著的国家安全部(Ministry for State Security,简称Stasi/史塔西)。

正如兰格所说,“反法西斯主义是一种策略,而不是一种意识形态。”

他写道:“它是在20世纪20年代由德国共产党在德国推行的”,但并不是作为后来在德国兴起的反对法西斯主义的合法运动,而是“作为一种反资本主义的斗争概念”。

本文初版于2017年8月18日首次在本专栏发布。

作者简介:

约书亚·菲利普(Joshua Philipp),中文名为费舒华,是《..;时报》资深调查记者兼《十字路口》(Crossroads)节目主持人。作为一名屡获殊荣的记者和纪录片制片人,他的作品包括《1月6日的真实故事》(The Real Story of January6,2022)、《最后的战争:击败美国的百年阴谋》(The Final War: The100 Year Plot to Defeat America,2022)和《追查武汉冠状病毒的起源》(Tracking Down the Origin of Wuhan Coronavirus,2020)等。

原文: The Communist Origins of the Antifa Extremist Group刊登于英文《..;时报》。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一定反映《大..;时报》立场。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江一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