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人走茶凉☀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国际财经 > 正文
股神巴菲特人走茶凉
作者:
美国食品大厂卡夫亨氏(Kraft Heinz)在9月初公布重磅消息,宣布将分拆为2家独立的上市公司,轰动一时的460亿美元(约新台币1.39兆元)的合并案经过十年时间,再次走向分家。

美国食品大厂卡夫亨氏(Kraft Heinz)9月初宣布,将拆分为两家独立上市公司。十年前轰动全球的460亿美元(约新台币1.39兆元)合并案,如今走向分家。

新公司中,一家将专注于酱料、抹酱和常温食品,旗下包括亨氏(Heinz)、费城奶酪(Philadelphia)、卡夫奶酪通心粉等。2024年销售额约154亿美元(约新台币4673.13亿元),其中75%来自酱料及调味料。另一家公司则聚焦食品杂货和外出食品,涵盖奥斯卡·迈耶(Oscar Mayer)、卡夫切片奶酪(Kraft Singles)、可午餐(Lunchables)等,净销售额约104亿美元(约新台币3155.88亿元)。

执行长帕特西奥(Miguel Patricio)称,现有架构复杂,资本与资源难以有效配置。分拆能释放品牌潜力,为股东创造更高价值。公司预计2026年下半年完成分拆,耗资约3亿美元(约新台币91亿元),总部仍设在匹兹堡和芝加哥。

这起变化背后有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影子。2015年,他旗下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与3G资本推动卡夫食品与亨氏合并,打造北美第三大食品公司。然而合并后削减开支虽短期提升利润,却未能扭转颓势。自2015年至2024年8月底,卡夫亨氏股价下跌约70%,市值跌至330亿美元(约新台币1兆元)。公司销售也连续7季下滑。

在困境中,3G资本逐步退出,并于2023年清仓。波克夏则保持27%以上持股,但巴菲特已在2019年坦言,合并付出“过高代价”。今年5月,波克夏代表退出董事会,显示影响力减弱。巴菲特承认合并或许并非好主意,分拆也难解根本问题。他透露,继任者阿贝尔(Greg Abel)对卡夫亨氏同样失望。

卡夫亨氏困境不仅源于管理,还受市场趋势冲击。消费者健康意识上升、通胀压力加剧,导致零食与加工食品需求下降。减肥药热潮也削弱零食消费。公司不得不在6月宣布全面停用人工色素,以回应监管与消费者需求。然而卡夫起司通心粉、可午餐等品牌已失去有机与健康食品追求者的青睐。

美国卫生部长小罗勃·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推动“让美国再次健康(MAHA)”运动,更将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归咎于食品添加剂,加剧了卡夫亨氏的压力。前员工直言,公司错过了转型时机,例如未及时推出无高果糖糖浆的番茄酱。

市场对分拆态度谨慎。分析师费雷迪(Nicholas Fereday)称,拆分不会改变根本问题;Emarketer分析师戴维特肯安(Suzy Davidkhanian)认为,虽可能短期释放价值,但若缺乏创新与抗衡自有品牌的能力,分拆只会带来暂时提升。

卡夫亨氏这场“分与合”的轮回,折射传统食品巨头在消费升级与健康趋势下的困境。投资者与市场都在关注:分拆究竟是重获新生,还是继续衰退的序幕。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李冬琪

来源:阿波罗网李冬琪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