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方面,妈妈越“败家”,养出的孩子越出色,你可别舍不得教育育儿|儿童教育☀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教育育儿 > 正文
这3方面,妈妈越“败家”,养出的孩子越出色,你可别舍不得

一提到“败家”,不少妈妈就得摇头,我怎么能败家呢?我和我老公赚钱多不容易啊,败家多对不起老公孩子啊?

别急,我说的败家,可不是要你今天买个名包,明天“血拼”服装店。

有3方面,你一定要学会“败家”,越败家,孩子越出色,你可别舍不得。

一:重视感

萨提亚“冰山理论”认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力,是由5种需求组成的。

如果这5种需求,我们能经常满足,那我们的生命力就会得到滋养,从而觉得生活很美好,很有意义。

但如果,我们的生命力不能时常被滋养,那我们就会活得很没劲,觉得人生没什么意思,没什么价值,整个人就emo了。

而这5种需求里,就有一种需求,叫“重视感”。

回想一下,你在生孩子前,是怎么对自己的呢?

是不是周末打扮得美美的,约三五好友逛街、买衣服?

是不是节假日去看个电影、吃个大餐?

没事换个发型、做个美甲?

有空了还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想想结婚生孩子前的自己,真的光鲜亮丽、自由自在、幸福美好啊。

那时候的你,就是你人生的主角,你给足了自己“重视感”。

可结婚后呢?

当那个孩子呱呱落地后,你从“某某人”,成了“某某妈妈”。

为了孩子,你把高跟鞋,换成了平底鞋;你把精美时髦的衣裙,换成了宽松舒适的休闲装。

你默默修剪了指甲,随意将头发往头上一挽。

你的生活,从此由鲜花、电影、烛光晚餐,变成了奶粉、尿不湿、辅食和穿梭于厨房的一日三餐。

你的人生主角,被那个小小的孩子占领,而你自己,却默默退到了不起眼的角落。

你几乎把所有的“重视”,给了家庭和孩子。

可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候,你内心有个小小的声音,在你耳旁说:“为什么,我觉得不快乐了呢?”

那是因为,亲爱的,你没那么重视“你自己”了。

我们需要的重视,不是责怪老公节日不送礼、责怪薪水不够买昂贵衣服包包。

我们要的重视感,是能滋养我们生命力,让我们重新回到那个“幸福美好”的状态。

二:要在3方面“败家”

我们重视自己,具体是哪3方面呢?

①偶尔的享受

问一下你哦,如果你很重视这个人,你特别爱这个人,你愿意为他花钱吗?

你很爱你的孩子,你愿意为他花钱吗?

我想,你的答案,是“愿意”对不对?

你爱你的孩子,当然愿意为他花钱啦,赚钱不就是给孩子花的吗?

那,我再问一句,你愿意为你自己花钱吗?

换一句话就是:“你,爱你自己吗?”

你可能会说:“我也很想为自己花钱啊,可家里紧巴巴的,孩子要报这个班、那个班,还要买衣服鞋袜、交学费,我哪有钱为自己花啊?”

不,亲爱的,这些,都是借口,是你潜意识里,觉得自己“不配拥有”的借口。

我说的,不是要你花钱大手大脚,而是那件,在你脑海里一直挥之不去、躺在购物车很久很久,你却舍不得为自己买下的那个东西。

它可能只是一束鲜花、一条价格并不昂贵的裙子、一个你很想吃但却一直舍不得买的东西。

你很喜欢它,可每次你想买的时候,你都告诉自己:“算了吧,这个不实用,太浪费了。”

你真的缺那几十上百块的钱吗?

不,你不缺!

孩子一说想吃什么,你立马掏钱;

孩子说想买某个牌子的衣服,穿着舒服,你毫不犹豫给他置办;

孩子说想出去和同学玩,你立马给他一笔钱。

这些钱,你觉得是“应该花的”。但那个能让你高兴很久的“小确幸”,你却舍不得。

因为你一直觉得,自己“不值得”。

于是,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就会有一些遗憾,一些愤怒,一些抱怨。

当孩子做得不如你意的时候,有一个声音就会冒出来:

“我省吃俭用都是为了你,你怎么这么不争气?!”

亲爱的,不爱你的,不是孩子,是你自己啊!

②爱自己的身体

爱自己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爱自己的身体。

如果我们每天熬夜,天天吃垃圾食品,对自己的身体不闻不问,那总有一天,我们的身体,会提醒我们:

“我已经承受不住了。”

到那时候,我们可能想弥补都晚了。

爱自己的身体,我们就要有意识地,抽时间锻炼它。每天早起跑跑步,每天抽出一点点时间健身,每天刻意让自己早一点睡。

身体状态,能直接影响我们的情绪。

好的精气神,会让我们想法更正面,情绪也更积极乐观。

而身体如果一直不舒服、一直很累、一直高负荷工作,那我们的情绪,往往会很负面,坏脾气时不时冒出来。

对待老公孩子,我们也没那么有耐心,可能动不动就生气。

但孩子,更喜欢性格温和、情绪稳定的妈妈。毕竟,谁愿意妈妈一天到晚板着脸呢?

③充实你的大脑

我身边一个朋友说,养育孩子,她最大的收获,是学习。

因为不知道怎么养育孩子,所以她去看书、学习。因为很多看不懂,所以她得看完这本、看那本。

她还会去听各种课,甚至花钱学习、提升自己。

她可以一年不买新衣服,但每年必须花钱买书、买课。

我们几个朋友都说,看着她一点点成长起来,看着她一点点从生活的一地鸡毛,慢慢把家、把自己,经营成幸福的模样。

有一句话我很认同:“我们只能看到,我们认知以内的东西。”

当我们的认知很狭窄,那我们看待事物,就很容易受限,我们也容易被困在死胡同里出不来。

但当我们认知很广阔,那我们看待事物,就会有很多角度、很多方面,我们也更容易从事物中跳脱出来,不钻牛角尖。

为自己的“小确幸”,花一点点钱;

为自己的身体,花一点点时间;

为自己的头脑,花一点点精力。

这样的妈妈,这样的妻子,这样的朋友同事,谁不爱呢?

每天都记得要爱自己哟,比心~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吴莉亚

来源:布谷妈妈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