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罕见批评中方军备,“沉默猎人”反无人机激光系统,在沙漠实战失灵。图:翻摄自子桑鹰脉
沙特阿拉伯军方近日罕见公开批评中国制造的“沉默猎人”反无人机激光系统,质疑其在实战环境中的适用性,引发外界关注激光武器未来发展的真实挑战。
“沉默猎人”系统整合3D TWA雷达、有源相控阵雷达、JN1101反无人机干扰车以及激光定向能武器,采取分层防御设计,中国专家当初协助测试时,展示效果令人印象深刻。然而,一名前沙乌地军官指出,该系统在沙漠实战环境表现不佳,尤其是核心的激光模组问题重重。
据透露,在沙尘与大雾等天候条件下,激光能量衰减严重,有时需要15至30分钟的持续瞄准才能击落无人机。高温又迫使系统将大量功率用于散热,削弱攻击效能。此外,激光模组从待机切换至作战状态耗时过长,且依赖平坦地形确保视野,与当地环境不符。反观 JN1101电子干扰系统则表现稳定,多数无人机最终是因电子战瘫痪,而非被激光摧毁。
激光武器具备低成本、高精度优势,但对环境高度敏感。图:翻摄自子桑鹰脉
军事专家分析,激光武器具备低成本、高精度优势,但对环境高度敏感。恶劣气候下的能量衰减与散热瓶颈,正是现阶段的技术限制。改善方向包括提升输出功率、优化散热,以及与电子干扰或传统火力协同作战,形成多系统互补。沙特阿拉伯已要求中方改良“沉默猎人”,以适应炎热多尘的气候。
此事件显示激光武器潜力与局限并存:在理想环境下可发挥亮眼表现,但在沙漠实战中,电子战仍是更可靠的手段。对中国而言,这既是技术受挫,也可能成为升级突破的契机。
中国制“沉默猎人”系统整合3D TWA雷达、有源相控阵雷达、JN1101反无人机干扰车以及激光定向能武器。图:翻摄自子桑鹰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