掸封尘:“狼牙山五壮士”阅兵旗队背后的真相(图)言论☀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言论 > 正文
掸封尘:“狼牙山五壮士”阅兵旗队背后的真相(图)
作者:
“狼牙山五壮士”典型,文革时还闹出另类笑话。因为民间质疑声不断,质疑声在文革时就成为批斗的引信。葛振林、宋学义因为跳崖后侥幸生还,被质疑为“假跳崖,假英雄,假模范”,在批斗大会上人们当众质问他们:“人家都跳崖跌死了,你怎么活着回来了呢?有种你再到狼牙山跳跳,跌不死就承认你是英雄。你从房顶上跳下来也行,房顶还没狼牙山高,跳不死也算……”

中共的红色经典故事《狼牙山五壮士》已经宣传了几十年,五人跳崖,幸存者葛振林都承认跳的地点跟新闻宣传的不一样,是在“一个从没有人到过的悬崖上。”图为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士兵。(FRED DUFOUR/ AFP)

中共刚刚结束的九三阅兵的“战旗方队”里,排在第二十位的旗帜是“狼牙山五壮士”。狼牙山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北部的易县境内,距离保定60公里,原名“郎山”,现在已经变成旅游区。

中共的红色经典故事《狼牙山五壮士》已经宣传了几十年,还被编入大陆小学课本,所谓取材来自1941年抗战时期,在河北易县狼牙山跳崖的五名八路军战士的“英雄事迹”,五位英雄的名字分别是:马宝玉(班长)、葛振林(班副)、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

尽管多年来这个“英雄故事”听起来引人入胜,但却一直存有争议,疑点重重。来自多人、多方的消息指认故事造假,但中共在今年的九三阅兵的“战旗方队”中,依然把它拿出来唬人。

据历史学者、《炎黄春秋》杂志执行主编洪振快在文章《中共英雄的历史真相,谁说了算?》文章提到,近几十年来,人们纷纷质疑中共在历史上塑造的英雄人物,包括黄继光。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等。“这种质疑,反映了尊重常识,了解历史真相的愿望,既是老百姓的觉醒,也反映了民心民意——对中共宣传的不信任,乃至对中共的不满。”洪振快在文章中指出了许多细节存在漏洞,难以自圆其说。

洪振快认为,该事迹并无什么特别值得称道之处,而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晋察冀日报》却在事发40天后(1941年11月5日)刊出《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的通讯,进行了拔高和神化。本来战时夸大宣传可以理解,但时过境迁,应该回归历史本真才对。但经过1958年拍摄并上演的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以及进入小学生课本后,被人为的塑造成了一个中共抗战功绩的典型了。

综合多方披露的史料,本文现对中共关于《狼牙山五壮士》的官方叙事提出如下造假细节——

1.跳崖地点问题。

官方版本称“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地点是在棋盘陀顶峰。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当地百姓都说是小莲花峰(《百年潮》2003年第六期刊登的《叶晖南》《狼牙山的真实故事》一文对此有较为详细说明)。之后,官方也随之改口为小莲花峰,并特别在那个地方立了标志。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文件,也改成跳崖地为小莲花峰了。

洪振快在文章中还表示,跳崖地点乃是新闻报导、历史事件的基本信息。跳崖地点变化,意味著作战经过、作战目的等的说法都得随之变化。这个小小的案例,说明中共长期以来宣传失实信息,不想将历史真相告诉世人。在何处跳崖与生还者的说法都不符。至于五人跳崖,幸存者葛振林都承认跳的地点跟新闻宣传的不一样,是在“一个从没有人到过的悬崖上。”

2.是“跳”还是“溜”?

那么,跳崖究竟是怎么跳的呢?牺牲的那三个人或许是跳崖,幸存的两个人据其自述是“溜”或“滚”外加“窜”。1946年中共文艺机构在延安的出版物也说是“三跌二溜”。

1995年,《羊城晚报》载文,认为葛振林、宋学义是“溜”,即身体贴着崖壁往下“出溜”,所以才被树枝挂住,没摔死。文章还透露,提供此说法的人当时是团政委陈海涵(后曾任中共广东军区副司令员)的夫人陈逊。她当时是第一军分区战线剧社的指导员(后曾任广州市委党校副校长),可以推测陈逊应该是知情的。也就是说,“三跌二溜”之说是可信的,从而否定了跳崖之说的真实性。

3.“英勇就义”存疑,“五壮士”拿人吃喝,被乡亲举报给日本人。

据大陆媒体曾报导,1985年,有民众到狼牙山西侧的龙王庄当年的老游击组长冉元同家里,了解当年五壮士的真实情况。冉元同说,那五人因不知道狼牙山是条绝路就慌不择路跑上去了,再想往回跑已无路可走,就跟鬼子拼起了刺刀,边拼边退,只顾前不顾后,拼不过敌人不小心倒自己摔下悬崖,并非是故意跳下,也根本没来得及喊什么口号。

如果按照冉元同这个说法,官方版本称狼牙山五壮士作战目的是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故意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的绝路,就是彻头彻尾的谎言了,将逃跑改编成了“英雄事迹”。

不仅如此,要按照当地村民的说法那就更滑稽了。村民们传说,这五个人其实是散兵游勇,来村里后要吃要喝,稍不如意就打人骂人。后来有人看不下去,就偷偷把他们的行踪告诉了日本人,日本人来围剿他们。有村民故意告诉他们这条路是绝路,是一条逃跑的好路径,结果这几人上了当。五人中三个被打死,两个被活捉,后又从日本人手里逃了出来。于是就有了“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

这个说法跟作者路开的描述基本吻合。路开在文中说,“当时狼牙山下住着一个伙部队,自称“七路军”(是孟克臣领导的一伙土匪,后被中共杨成武部队收编,当时这一带兵匪一家)”,经常抢老百姓粮食,欺男霸女,当地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日军走后,葛振林、宋学义跑到山下的管头村,听当地老人说差点被当地百姓用石头砸死,具体原因不得而知,大概应该是百姓深受其害的原因吧?

关于“狼牙山五壮士”典型,文革时还闹出另类笑话。因为民间质疑声不断,质疑声在文革时就成为批斗的引信。葛振林、宋学义因为跳崖后侥幸生还,被质疑为“假跳崖,假英雄,假模范”,在批斗大会上人们当众质问他们:“人家都跳崖跌死了,你怎么活着回来了呢?有种你再到狼牙山跳跳,跌不死就承认你是英雄。你从房顶上跳下来也行,房顶还没狼牙山高,跳不死也算……”

结语

在2015年中共举办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狼牙山五壮士”部队还作为方队第一个出场亮相。而今年的“战旗方队”却把它排在了第二十位。

如此一来,“狼牙山五壮士”部队由响当当的头牌,沦落为灰头土脸的跟班儿。这一明显的变化,也许是因为民间已经把狼牙山翻了个底朝天,再拿“五斗士”装潢门面,就有点自取其辱了吧。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李广松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