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看到的埃博拉病毒。(Shutterstock)
刚果民主共和国[简称刚果(金)]南部开赛省(Kasai)近日爆发新一轮埃博拉疫情,一周内病例由28增至68,已致16人死亡。这是该国距离上一次主要爆发结束时隔约三年,也是开赛省17年来首见。
非洲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Africa CDC)周四(9月11日)在线上简报中表示,疫情已从最初的两个行政区扩散至四个,显示病毒传播速度加快。
刚果(金)卫生部于9月4日宣布在开赛省布拉佩(Bulape,法文作Boulapé)及姆韦卡(Mweka)两个卫生区爆发疫情。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首例为一名孕妇,8月20日出现高热与出血症状,25日不治;实验室基因检测确定为埃博拉病毒(属Orthoebolavirus zairense,俗称“萨伊型埃博拉”)。目前风险评估为国内“高”、区域“中”、全球“低”。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最新情况通报称,截止9月10日,此波疫情累计疑似或确诊58例、死亡20例,其中4人为医护人员。美方研判美国境内感染风险偏低,并发布前往该国的“第一级旅游健康提醒”,建议旅客采取一般预防措施。
开赛省地处偏远,交通基础设施落后,距离首都金沙萨(Kinshasa)超过1000公里,道路状况不佳,这为疫情防控带来挑战。
非洲CDC首席顾问恩加希·恩贡戈(Ngashi Ngongo)指出,当地村庄分布密集,易加速病毒传播。同时,刚果(金)东部的武装冲突进一步加剧了疫情防控的复杂度。
为遏制疫情,开赛省首府奇卡帕(Tshikapa)已限制公众活动,并在主要入口设置检查站。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派遣专家协同刚果快速反应小组,加强疾病监测、治疗及感染防控。
刚果(金)自1976年发现埃博拉病毒以来,这是第16次疫情,亦是开赛省第7次。2018至2020年东部大型疫情曾造成逾千人死亡;2022年北基伍省本国上一波疫情仅报告1例即告终。
埃博拉为严重的出血热,致死率高,多通过接触患者体液或受污染物品传播。世卫资料显示,平均病死率约50%(不同疫情25%~90%),潜伏期2~21天。早期发现并及时支持性治疗可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