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带给生命 最后一程的尊严与安稳科教频道|科教兴国|教育新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科教 > 正文
安宁疗护带给生命 最后一程的尊严与安稳

Suncrest团队合影。(受访者提供)

当医疗已难逆转病情,生命依然值得被妥贴安放。安宁疗护(Hospice)不是一栋医疗建筑,而是一种专业照护模式:在病程末段,以舒缓症状、维持生活品质为核心,陪伴病人与家属从容走过人生最后一程。

Suncrest Hospice公关黄婷婷(Carrie Huang)简洁地形容道:“安宁疗护,就是减少病人的痛苦,也减少家属的遗憾。”

安宁疗护做些什么

安宁疗护团队深入病人日常照护:处理高烧、疼痛、喘促、恶心、便秘与皮肤照护,同时关注情绪波动与灵性需求。

医师、护理师、社工、灵性关怀(Chaplain)组成 IDT 团队,每周检视个案,并设有24小时专线,必要时到府评估与处置。

Suncrest Hospice视个案,提供每周最多 5 次护佐上门(如沐浴与身体照护),并备妥医疗器材(电动床、轮椅、氧气机等),与相关药材、耗材(含抛弃式用品);病人离世后,其它专门机构依法提供最长 13 个月哀伤关怀,让告别之路更圆满。

黄婷婷说:“我们像‘症状控制的 911’。出现变化先致电专线,由护理师判断能否在家处理,必要时再送医,既减少折腾,也减少家属慌乱。”

与同业相比的特色

▪ 反应更快,安心更早:除主要护理师外,另有支援护理师即时驰援;夜间与周末急案,启动“即收即到”流程,不让病人多等一分钟。

▪ 护佐密度更高,日常更稳:依需求,每周最多 5 次到府,让沐浴、翻身、皮肤保护等日常照护不中断。

▪ 敢接困难案,照护不退缩:承接复杂伤口与高照护密度个案,以“个案适切性”,而非“收案容易度”做为取舍标准。

▪ 在地布局,缩短距离:于湾区分区布点,人员与器材就近调度;每周 IDT 会议与即时系统同步,与院方、家庭医师无缝衔接。

▪ 沟通直白,决策清楚:秉持“把话说在前头”——在家或机构、床位现况、语言资源与照护模式,一次讲清楚,降低家属在不确定中,来回耗损的后设成本。

▪ 年资与规模,调度更有余裕:深耕湾区逾十年,规模已跻身前列,器材、药品、人力迅速到位更有保障。

以“家”为主 机构可衔接

大多数安宁疗护在家中进行。若家中人力或环境不足,可转衔疗养院(SNF)等 24 小时照护单位。安宁疗护的医疗部分仍由保险承担。

须留意的是,SNF的床位属住宿费用:有 Medi-Cal(白卡)者多可给付;无白卡时通常须自费。考虑语言服务、距离、床位与人力有限现况,选择时须充分了解资讯再做决定。

打破常见误解

安宁疗护不是放弃,而是在“以舒缓为优先”的时间点,做出更合宜安排。

▪ 不限癌症——常见晚期心脏病、肺病、失智症、肾病、中风后重度失能、ALS等。

▪ 不限六个月——只要符合资格即可延续;病况稳定可“毕业”,日后恶化再重新评估加入。

▪ 不确定是否符合——建议先与家庭医师或安宁疗护机构联系评估。

费用承担:保险为主 慈善补位

▪ Medicare(红蓝卡)与Medi-Cal(白卡):安宁疗护多为100% 给付;SNF床位费多由白卡承担。

▪ 商业保险(如 Kaiser、Blue Shield):依保单承作。

▪ 慈善机制:部分机构对无保险且符合条件者,提供免费服务。同时,安宁疗护并不必然停用原有慢性病药物;是否调整由医疗团队判断。

三条常见启动路径

▪ 医院/疗养院:院方转介 → 评估 → 签同意书 → 出院或留院后即时启动。

▪ 在家(医师转介):到府评估 → 签同意书 → 立即或依家属选择时间开始。

▪ 在家(自我洽询):先行评估;暂不符合则持续追踪,符合资格后由医疗单位开立转介与病历后启动。

遇到突发状况,先打安宁 24 小时专线,多能在家中稳当处理,减少奔波与惊吓。

家属最关注的问题

1. 能不能在家?

若照护与环境合适,在家往往更安心;若需机构照护时,需理解其“一对多”模式与床位供需。

2. 会不会影响居家护理(IHSS)时数?

不会。安宁疗护属医疗服务,不取代 IHSS 的买菜、做饭、洗衣等家务性支持。

3. 原本药物或就医能否继续?

多数慢性药物可续用;突发状况由安宁疗护机构先行评估,必要时送医。若想回到治疗轨道,也可退出安宁疗护再安排。

“别把安宁疗护想得太复杂。”黄婷婷说,它是帮一家人把握可控的每一刻:病人更舒适,家属更安心。

及早认识、及早评估,临别时就能少些慌乱,多些从容。◇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时方

来源:..;记者林子晨菲利蒙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