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浦钊:流窜在全球地图上的战狼外交言论☀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言论 > 正文
洪浦钊:流窜在全球地图上的战狼外交
作者:

谍影幢幢的巴黎插曲

台法国会议员联谊会会长林楚茵近日率团访问法国。原本应该是展现台法友谊的交流行程,却在巴黎餐厅里留下了谍影幢幢的插曲——她亲眼见到中国人员在外头东张西望、低头笔记,仿佛在进行情报监控。林楚茵形容这是“谍对谍”的场景,凸显台湾的国会外交与中国的战狼外交,已在欧洲核心城市正面交会。

讽刺的是,中共官方最爱用“窜”这个字,来矮化台湾官员的出访,近日陆委会主委邱垂正率团访美,国台办跳脚说是“窜美”,仿佛我们出门都是偷偷摸摸、见不得光。然而,仔细摊开近年的国际案例,人们会发现,真正“流窜”的不是台湾,而是中国。从巴黎到布拉格,从亚松森到斐济,中国外交人员与情报网络不断现踪,留下的不是尊重与交流,而是干扰、威吓与冲突。

战狼外交冲撞欧洲安全领域

巴黎的遭遇并非偶然。今年春天,法国政府才下令驱逐两名中国国安部高层,因为他们在戴高乐机场策动强迫遣返异议人士。行动不是在暗巷密室,而是在国际机场、在众目睽睽之下,直接挑战法国主权。如今林楚茵等团员又在餐厅遇到监控,更凸显中国“情报外交”的触角,已公然入侵民主社会的日常生活。

而如果说巴黎揭露中国的阴影,那么布拉格更见证战狼外交的危险。2024年3月,副总统当选人萧美琴访问捷克,军事情报单位事后证实,中国外交人员不只尾随车队,还计划以大使馆车辆进行碰撞。这已不只是情报监控,而是准备以实体暴力威胁台湾最高民选领袖。捷克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费雪直言,这是一种“国家恐怖主义”。对欧洲而言,这是台湾议题第一次以如此直接的方式撞进他们的安全领域,也迫使欧洲思考:北京的外交人员究竟还能被视为正常的外交角色吗?

不断升级的挑衅模式

视线拉回大西洋彼端,南美洲的亚松森同样留下警讯。2024年10月,台湾大使官邸外出现一辆华为公司名下的灰色奥迪厢型车。车内人员不仅拿着相机,还掏出疑似监听设备,对准大使住所。警方追查后发现,驾驶是华为员工,副座则是东方面孔人士。即便在台湾南美邦交国,中国依旧派出人马试图窃取情报。这不只是外交安全的威胁,更是对邦交国主权的直接挑衅。

更早之前,中国也曾在南太平洋的斐济留下丑闻。2020年国庆酒会上,中国外交官强行闯入,还与我方人员爆发肢体冲突,导致台方人员头部受伤。斐济警方虽然到场,但中国人员援引“外交豁免权”便全身而退。这场冲突是战狼外交赤裸裸越界的前奏,也预告后续不断升级的挑衅模式。

中国阴暗行径只显失格

把这些案例放在世界地图上,就能清楚看见一条战狼外交的“流窜轨迹”:从巴黎的餐厅,到布拉格的街道,从亚松森的大使官邸,到斐济的国庆酒会,中国人员四处现踪。然而,这些流窜并没有达到吓阻效果。恰恰相反,愈是粗暴干预,愈凸显台湾国会外交的价值。法国选择驱逐情报人员;捷克公开谴责中国行径;巴拉圭警方立案调查;斐济事件则让更多驻外馆处提高戒备。战狼外交原本想制造恐惧,却意外凝聚了民主社会的共识。对比台湾国会议员与友邦国会的真诚互动,中国阴暗的行径只会更显失格。

流窜的战狼,挡不住民主脚步

中国最爱用“窜访”来羞辱台湾的外交参与,但民主国家的门是光明正大打开,台湾代表走得理直气壮。需要遮掩行踪、急于逃避检视的,从来不是台湾,而是中国。当林楚茵委员在脸书上写下“台法友好不受中国阻挠影响”,这句话不只是感性呼吁,而是民主现场的真实写照。

从布拉格到巴黎,从亚松森到斐济,流窜的战狼正在制造阴影;但台湾的国会外交,正用公开与透明,把阴影照亮。中国或许能监控、能尾随、能冲撞,却无法阻止民主的脚步。真正该被贴上“窜”标签的,不是台湾,而是中国自己。

文/洪浦钊(立法委员林楚茵国会办公室顾问)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李华

来源:新头壳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