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的起点很重要,但更关键的是成长环境。
不是所有家庭都能培养好孩子的认知和能力,有些家庭,条件还不错,却埋下了孩子走向社会底层的伏笔。
如果你家里有孩子,或者你自己正经历成长,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种家庭的“隐性危险”。
溺爱型家庭:孩子永远没挨过真正的挫折
这种家庭的父母,把孩子捧在手心,凡事包办,什么都帮孩子解决:
作业不会做,家长帮写;
人际矛盾,帮着孩子处理;
财物丢了,家长立刻补上。
孩子从小没机会承受失败,更不了解自我修复。
结果是:
一旦步入社会,碰到竞争和压力,立刻崩溃;
遇到挫折,缺乏解决能力;
永远依赖别人,无法独立。
溺爱养大了“废柴”,社会竞争中自然掉队。
控制型家庭:孩子被逼顺从,而非独立思考
有些家庭表面看起来规矩严明、关心孩子,实则处处控制:
父母决定孩子读什么书、学什么技能;
孩子择业、交友都要父母批准;
“你这样做不行”、“你应该怎么做”,无时无刻不在干预。
这种孩子,表面听话、懂规矩,但没有独立判断力。
进入社会后,一旦遇到复杂局面,缺乏自主决策能力,很容易被环境和他人牵着鼻子走。
忽视型家庭:孩子缺少关注和引导
忽视型家庭的父母,忙自己的事情,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成长:
成绩差一点,不管;
情绪低落,不问;
生活琐事,全靠孩子自己解决。
这种孩子,从小缺少安全感和价值认同,内心脆弱、自卑感重。
进入社会后,容易:
缺乏自信,无法争取机会;
情绪容易受打击,遇挫折易退缩;
社交能力差,难以建立人脉。
长期忽视,会让孩子内心荒芜,最终掉进社会底层。
攀比型家庭:孩子从小学会虚荣和攀比
有些家庭喜欢和邻居攀比、和亲戚比,孩子的一切都用物质衡量:
“你看别人家的孩子穿的多洋气,我们家的也要给孩子买……”
给孩子买最新款手机、名牌衣服,成为父母眼中的“成绩”。
这种孩子长大后,容易形成虚荣心,缺乏真正能力:
外在条件一旦不如人,心理受挫;
工作中容易急功近利,缺乏耐心积累;
一旦财富和资源不够支撑,社会地位就会迅速下滑。
攀比养成的孩子,往往“浮躁无根”,很难稳定向上。
结语
家庭是孩子认知、性格、能力的第一课堂。
如果家庭溺爱、控制、忽视、攀比,孩子长大后,大概率会面临:
社会生存能力弱;
心理承受力差;
缺乏独立性和韧性。
父母能做的,不是包办孩子的一生,而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承受挫折、坚韧应对的能力。
唯有如此,孩子才有机会走出家庭阴影,脱离社会底层,拥有真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