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财富花在房子上,中国有多少人在透支未来?中国经济真相|中国财经在线|金融财经信息|财经资讯新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七成财富花在房子上,中国有多少人在透支未来?

国内房地产“蓄水池”功能已见顶,最明显的就是,人口拐点、高杠杆、租售比失衡,使房价单边上涨预期被打破,增值保值功效缺失。如果居民继续把大部分财富投放在房产上,其收益—风险比明显下降。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日前在与媒体对话中表示,依靠房产实现存量财富增值保值的时代已经结束。居民超过65%、接近70%的财富集中在房地产领域是不正常的经济现象。中国房产供应量过大、价格偏高,没有必要花大力气维护房地产市场。

吴晓求的观点是有道理的。现在,居民的收入与房子密切相关,虽然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他们收入越来越高,最肉眼可见的变化,就是在解决温饱之外,还能攒出一笔钱买房,但有个前提,在买房之前,一旦买了房子,每个月收入至少50%都得还房贷,别说攒钱了,能够用就不错了。

目前,房地产带给居民的压力较大,特别是一些年轻人想要买房,不说要散尽家财,但确实需要耗光几个人的钱包。现在对于月均收入3000-4000元现状,要想买房难上加难。一般县城房价都在起步5000元一平方米左右,况且还得贷款买房,更别说动辄过万的三四线城市。

如果是贷款买房,首付加这几年还的月供,再加上房价下跌的差额,确实有不少人账面亏损超过了这几年的积蓄,说句“白奋斗”也不算夸张。当然,目前房地产仍具居住和金融双重属性,已经购买了房子的居民,在房地产还有一定保值的情况下,要他们完全离场既不现实也不理性。

那么,有多人在购房时透支了未来呢?具体人数难以精确统计,但是,从这些数据就能窥见其规模: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居民贷款余额突破80万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占较大比例,人均负债约14.3万元。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37.68万亿元。

据悉,购房负债人群主要集中在25至45岁,他们面临购房、结婚、育儿等多重压力。一线城市居民负债水平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深圳北京上海、广州的居民人均负债可能是全国的2-3倍。大量人群因购房背负高额债务,透支了未来收入,对个人生活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影响。

有的专家提出,在房屋投资不可取,居民财富可配置于金融资产,特别是证券化金融资产。不过,这个观点值得商榷。为什么这样说,专家的建议在宏观趋势上是对的。在房屋不能增值的情况下,居民主动优化资产配置,从单一银购房转向“理财+股票+保险”多元组合,更多地配置于金融资产,特别是证券化金融资产,被认为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标志。

问题是,在投资股市方面,一些市场人士提醒购买股票的居民,炒股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这个充满机会和挑战的市场中,不是每一个人都会炒股的。股票市场本身具有高波动性,A股市场中,普通股票有10%、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甚至有20%的涨跌幅限制,这意味着投资者可能在短时间内面临巨大的资本损失。如果居民们以投机心态入场,易在高位追涨,回调时恐慌抛售,可能深陷亏损的泥潭。

在低利率环境下,居民对存款的“收益焦虑”加剧,寻求更高收益资产的动力增强。然而,作为普通居民,本身缺乏实战经验,因此,应该如何定位自己,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才是关键。

居民把财富的70%都花在房子上,而且大多数家庭都是透支未来二三十年的收入来买房的。如果再把钱投到股市上去,一旦市场出现问题,很多家庭的财富将大幅缩水,房子不值钱了,或者炒股又赔了本,家庭财富的缩水,不仅影响个人生活水平,还会减少消费能力。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叶净寒

来源:邱林888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