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将是天安门城楼上最亮的“星”最新国际新闻报道|今日国际新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金正恩将是天安门城楼上最亮的“星”
作者:
这几天,中共迎来外交的高光时刻。8月31日至9月1日,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天津举行,俄罗斯总统普京、印度总理莫迪、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等二十多国领导人齐聚一堂。随后,9月3日将有26位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登上北京天安门城楼,观礼中共举行的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大阅兵。这不仅是一场军事展示,更是中共集中展现外交影响力的重要时刻。

这几天,中共迎来外交的高光时刻。8月31日至9月1日,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天津举行,俄罗斯总统普京、印度总理莫迪、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等二十多国领导人齐聚一堂。随后,9月3日将有26位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登上北京天安门城楼,观礼中共举行的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大阅兵。这不仅是一场军事展示,更是中共集中展现外交影响力的重要时刻。

在众多来华领袖中,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亮相格外瞩目。外界对其访华行程仍不清楚,但9月3日他势必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这将是继1959年金日成之后,朝鲜最高领导人再度登上北京阅兵观礼台。据传,金正恩将与普京分列习*近*平两侧,凸显中共对其重视。在中共官方发布的外宾名单中,金正恩仅次于普京,位居第二。

回顾2015年中共首次举行纪念抗战胜利大阅兵时,金正恩未亲自出席,而是派崔龙海代表,反而是韩国总统朴槿惠登上天安门,当时引发外界对中朝关系的猜测。彼时的金正恩年仅三十出头,接任仅三年,尚未出国访问。直至2018年3月,他才首次出访,而目的地正是中国。

2018至2019年间,中朝高层互动密集。金正恩四次访华(2018年3月、5月、6月及2019年1月),习*近*平则于2019年6月首次访朝。这一过程与朝韩、美朝对话紧密相关:2018年4月金正恩与文在寅板门店会晤,6月在新加坡举行首次“川金会”;2019年2月河内会谈虽无果而终,但同年6月川普又在板门店与金正恩短暂会面。中朝关系一度被外界视为“蜜月期”。

然而,若从长远看,中朝关系始终存在裂痕。自中共改革开放以来,双方意识形态差距加大。1992年中韩建交后,朝鲜加速核开发并多次试验,受到国际普遍谴责,中朝难再回到五六十年代的“血盟”时期。即便2018至2019年频繁互动,双方仅停留在“特殊友谊”与“半岛和平”的表述,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始终有限。疫情爆发后,中朝高层往来更陷入低潮。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成为新转折。朝鲜旗帜鲜明地支持俄罗斯,2023、2024年两度访俄,甚至派兵助战,换取能源与军工技术。俄朝关系迅速升温,也让中共更不愿放任中朝疏远。因此,中方特意邀请金正恩出席抗战胜利80周年庆典,金正恩亦破例接受,显示双方均有意修复关系。

对中共而言,朝鲜的战略价值极高。中共屡次强调半岛“不能生战生乱”,因一旦局势失控,中国东北乃至全国发展都将受到冲击。朝鲜同样是中共在东北亚制衡美、日、韩的重要棋子。维持正常中朝关系不仅能提供谈判筹码,也能保证地缘风险升级时中共仍握有战略纵深。不过,中共不会重拾“血盟”定位,避免过度资源投入与承担西方压力。

对金正恩而言,中共同样不可或缺。俄罗斯深陷战争,援助有限,朝鲜若要维持经济运转与政权稳定,仍须依靠中共。据朝中社8月30日报导,金正恩在平壤会见赴俄阵亡军人家属时,甚至以“赎罪”一词致歉,显示战争已给朝鲜内部带来压力。

外界普遍认为,金正恩此行除出席庆典外,还将与习*近*平举行会谈,涉及经济援助、重启南北对话,以及未来是否推动新一轮“川金会”。

金正恩此次登上天安门城楼,不仅象征中朝关系的回暖,也将成为国际舆论焦点。这位41岁、罕见出席多边场合的领导人,如何与普京、埃尔多安等互动,特别是如何面对韩国及西方关注,势必引发热议。

在中共精心设计的外交舞台上,金正恩的身影不只是亮点,更是中共在东北亚展示影响力与战略意图的重要信号。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李冬琪

来源:阿波罗网李冬琪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