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跑断肠。”
有福气的人,是从容的,一切胸有成竹;没有福气的人,瞎折腾,竹篮打水一场空。
家庭也是一样,想要福气多多,就要学会布局。
《红楼梦》中的林如海,我们都很熟悉。他的家庭,从盛转衰,到消亡,令人感慨万千。
以其家庭为例,正反面观察,就会发现:一个家庭有没有福气,看以下几句古训,就知道了。
01
“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祖业兴旺是福。
林如海,一出生就是一颗闪亮的星。
家庭受到皇帝的恩宠,本来只是世袭三代的列侯,允许再世袭一代。林如海的父亲,作为“四代”,轻轻松松就拿下了位置,得到了俸禄。
有足够的祖业作为后盾,林如海的成长时期,无忧无虑。
通过读书,林如海一举高中,并且是探花,这无疑是家庭锦上添花。
作为大户人家,林如海的婚姻,也有高光,嫡妻贾敏,是贾府中贾母的女儿。
看过这样一句话:“凭什么人家三代努力,输给你十年寒窗。”
话很粗糙,但是有很好的道理。几代人的积累,家业就变成了祖业,往后祖业能够守住,那每一代人都会扬眉吐气。
出生在农民家庭的儿女,和官二代、富二代,区别是很大的。人的起点,不大一样。
父母老了,儿女是农民,还是官员,土豪,父母的脸面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要汇聚家庭的福气,那么你第一时间,就做家庭的长期规划,把一份事业,延续几代人。
我们村里的一位老人,从小就是木匠。后来他把手艺给了儿子。儿子在农村帮人修房子,生活不愁。
孙子学会了木工活,到城里去开家具店,盆满钵满。
我们也会发现社会上,一铺吃三代,一艺养三代。这就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格局,也是长久的福气。
02
“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学艺兴旺是福。
林如海,通过科考做了官,后升至兰台寺大夫,又钦点出为巡盐御史。
他的女儿林黛玉,从小就读书,因为《葬花吟》等诗词,被大家认可。在贾府,她与薛宝钗并为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
当刘姥姥看到黛玉的房间后,忍不住点赞:“这哪是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
是的,不管是哪一个家庭,如果不读书,就肯定没有福气。
不读书的儿女,一步步变成纨绔子弟,终究是吃喝玩乐为主,把家业散尽。
不读书的父母,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只是强求孩子如何;父母的教育方式,也会和时代格格不入,效果很糟糕。
不读书的老人,出门也是一抹黑,不知道东南西北,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就是坐公交车之类的事情,也是怨声载道。
不读书的孩子,让一个家庭都很失望,大人们觉得天都塌掉了。
作家龙应台说:“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家庭里,个个读书,那么每一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的门路。做官,行医,烧烤,建房子等,加入一个行业,不难。
就算是子承父业,不读书也是行不通的。
比方说,一些小诊所,如果儿女不学医,父母技术再好,也无法把家业留住。
读书,不一定是取得博士硕士,也可以是走进社会之后,学一门手艺。只要是积极向上的书本,都会带来无尽的力量。
把手里的书读薄了,夫妻就会越来越厚实。
03
“有子之人贫不久,无儿有女富不长”:人丁兴旺是福。
林如海好学,家业也多,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年至四十,膝下无儿,只有一女。还年轻的时候,他也有一个儿子,只是夭折了。
女儿林黛玉,被寄予厚望,但是多愁善感,浑身病恹恹。
林如海的妻子贾敏过世后,自己年岁已高,也没有续弦。
再往后,林如海过世,林黛玉在外祖母家,也病逝了。家庭,断了香火。
回到当下,很多父母,允许儿女不婚不育,还说“一日吃饱,全家不饿”,开心就行。这真的太愚昧了。
作为父母,是有儿女的人,感受到了生儿育女的不容易,也体会到了儿女孝顺的好处。凭什么却要求儿女不婚不育呢?这不是自私?
虽然我们不追求“多子多福”,也舍弃了“重男轻女”的思想,但是孩子总是要有的,婚姻还是要有的。
一个家庭很大一部分的希望,就是“为了孩子好”。若是没有孩子,那就毫无希望,哪里还会有福气?
要说明的是,“人丁兴旺”不是指孩子很多,非要有几个男孩,而是说孩子有几个,并且积极向上,让家庭蓬勃。毕竟,一个有出息的孩子,一个顶几个。
树立正确的三观吧,每一代人都顺利婚育,育儿很苦,苦中作乐。
04
朱熹说:“读书,起家之本;循礼,保家之本;和顺,兴家之本。”
任何一个家庭,都可以幸福美满,只要我们有一颗奔赴幸福的心,有几个携手打造幸福的人。
如果你发现家庭的福气在减少,马上要警醒了,别装睡了。
第一,看祖上留下什么珍贵的东西,找出来,发扬光大。
第二,带着家人一起读书,让孩子敢于寒窗苦读,走进理想的大学。
第三,积极促进婚育,别被社会负能量祸害了。
随时要牢记,一代福,不是福;代代福,才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