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新闻8月24日报道,中共经济正陷入多重困境:关税压力、房地产危机以及通货紧缩持续冲击,使复苏乏力。然而,与低迷的宏观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股市却延续强劲上涨态势,引发外界对股市泡沫化及可持续性的担忧。
仅在过去一个月,境内股市市值就暴增近1兆美元,上证综合指数更创下十年来新高,沪深300指数自年内低点反弹超过20%,进入技术性牛市。与此形成反差的是,近期经济数据却不断释放警讯:消费趋势疲软、房价低迷、通膨接近停滞。
分析指出,此轮股市上涨主要由资金过剩推动,在投资渠道有限的情况下,资金大量涌入股市。但野村控股警告,这种行情呈现“非理性繁荣”,是“市场牛市”与“宏观熊市”之间的错位。瑞士隆欧银行新加坡高级宏观策略师李浩民(音译 Homin Lee)则指出,市场押注宏观基本面将改善,但若通膨率仍徘徊在零附近,国内需求疲软压制企业定价能力,牛市恐难长久。
事实上,通缩已成为最大隐忧。7月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零增长,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则连续34个月下降,GDP平减指数仍处负区间,显示价格体系长期承压。尽管北京当局已启动去产能、遏制价格战等措施,但成效有限。
企业盈利预期同样承压。沪深300成分股公司未来12个月获利预测,较年内高点下滑2.5%。激烈竞争也使京东、吉利汽车等龙头企业利润受挫。
市场普遍预期北京将加码支持,但从现有政策来看,中共当局仍避免采取大规模刺激,而是保持谨慎态度。彭博评论认为,这种股市与经济基本面的脱节,既反映投资者缺乏更佳出路,也凸显中国经济结构性难题尚未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