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退休,像是人生驶入了一条支流。前半生忙碌奔波,为了家庭、事业、儿女,日子都像是别人安排好的;到了晚年,才真正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可这时候,很多老人却陷入了新的迷茫:怎样才算过得好?
其实,古人的智慧早就给出了答案。退休老人最好的活法,就藏在几句古话里。
“人老心不老,花开不等闲”
退休不是终点,而是另一段生活的起点。
心态年轻的人,哪怕头发花白,也能把每一天过得鲜活。
老朋友聚会,不必嫌麻烦;新鲜事物,不必抗拒。去旅行,去学书法,去养花草,去玩手机,都可以。
身体衰老不可避免,但心态是否衰老,却掌握在自己手里。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家无烦恼,便是最好”
退休后,很多老人最大的错误,就是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儿女和孙辈身上。
帮一点可以,但千万不要替他们活。
有的老人,把积蓄全给了子女,最后反而落得心寒;有的老人,把精力全耗在带孙子上,身体拖垮,子女却未必感激。
真正高明的老人,知道“各人有各人的命”,儿女自有他们的路。自己能做的,就是保重身体,不添乱、不添堵。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很多老人不喜欢这句话,觉得太自私。可到了晚年,你才会明白:这句话,是让人学会善待自己。
该花的钱要花,别舍不得。想吃的东西别拖延,想见的人别等明天。
人到老年,最大的财富不是房子车子,而是活得舒心自在。
退休老人最该明白的道理是:省下来的钱,未必留得住;花出去的快乐,才真真切切属于你。
“知足常乐”
老来最大的病,不是身体,而是心病。
有人跟别人比儿女出息,有人比孙子成绩,有人比谁的退休金高。比来比去,只剩下无尽的焦虑。
其实,知足才是长寿药。
能自己走路,就是福;能自己吃饭,就是福;身边还有老伴聊天,就是福。
人这一辈子,到最后拼的不是谁更强,而是谁能心安理得地享受平凡。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年轻时拼命赚钱,为的就是老来安稳。可真到退休,最大的责任不是继续挣钱,而是把身体养好。
少熬夜,多运动,按时体检,不贪吃贪喝。
钱再多,身体垮了,也白忙;身体好,才有余生最大的底气。
“笑口常开,福自来”
老人最怕孤独。子女再孝顺,也不可能天天陪在身边。
所以,要主动给自己找乐趣,找圈子。有人打牌,有人唱歌,有人跳舞,有人种花养鱼。
越爱笑的人,越能把晚年过得亮堂。笑,不是因为一切顺利,而是因为心宽。
一个爱笑的老人,本身就是家里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