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用我的现实经历,和大家聊聊最近热议很多的“非法拘留案”。
据澎湃新闻报道,2023年12月,因在网上发视频反映儿子学校校服存在质量问题(质疑标注成分与质地不符、有甲醛等有毒物质等),甘肃庆阳市宁县36岁男子邓建国在校服厂商报案后,被宁县公安局网络安全监察大队以寻衅滋事行政拘留七天。
被执行拘留后,邓建国精神抑郁,妻子受不了他的变化,双方于2024年1月离婚,两个孩子由女方抚养。
邓建国提起行政诉讼后,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定,宁县公安局的行政处罚决定程序违法,认定事实证据不足,依法应予以撤销。鉴于案涉拘留决定已经执行完毕,无撤销的必要,但警方要承担7天拘留的国家赔偿3237.08元。
嗯,搞出一个妻离子散、精神崩溃的结局,最后的结果就是3000来块钱…..牛逼,真的牛逼。按我说,这个县从书记到派出所所长,应该一把撸掉。
但今天我主要想和大家聊聊,为啥拘留几天能对一个普通人带来这么大影响?毕竟,拘留不是刑事责任,不会留下犯罪记录。
很多人对此事颇有争议,一是觉得一个人精神崩溃、被单位辞退、妻离子散,是不是不仅仅是被拘留这么简单,还有人觉得受害者是在通过卖惨获得更多关注和赔偿。
我想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各位,两种猜测都没必要,在一个小地方,一个拘留就可以毁掉你这个人,毫不夸张。
大约是2023年,我接到一个求助,来自北方某县的一位教培行业从业者,他是当地比较有名的企业家,经营着几家培训机构,收入还算可观。
在2022年7月,因为用公号转发了一则防疫信息,被当地派出所以“扰乱公共秩序为由”传唤,但我后面了解来龙去脉,这则信息其实是当地部门先误发的,结果被他转发了一下。
就在他被释放后,其生意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很多家长并不了解情况,但知道了他被传唤的经历,都不愿意把孩子送去一个“犯罪分子”开办的学校。
曾经他作为当地优秀的青年企业家,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甚至经常上当地的报纸、电台,获得各种表彰。但在事情发生后,几乎所有往期的荣誉都被取消。
那些过去常和他打交道的朋友,也开始对他“敬而远之”,因为没人知道之后他后续会不会被拘留,继续被找麻烦。
说到这里你肯定会有疑问啊,怎么人都传唤训诫了,还要拘留?这就是这位朋友找我求助的原因,虽然你认错了,但yi情期间特殊原因没法拘留,现在时间过了要“完成惩罚”。
是的,就是有特么这么荒唐的事。Yi情过去一年多了,居然还有人因为yi情被拘留?这事我以我人格担保真实发生,如果有人觉得我编故事,我可以向有关部门一五一十全盘反映。
在和这位企业家交谈的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他所处的县城是全省经济最差的县之一,在他经营企业的过程中,经常被各种部门上门要求“整改”,否则“交钱”,当地有些部门的小领导经常在外吃饭后,让他过去结账,他都选择了隐忍。
但这次他是真的没法忍了,之前的传唤事件就让他在当地的名声一落千丈,如果真的落实拘留,他的生意将迎来毁灭性打击。经此一事他也心灰意冷,想要离开那里。
他和我说,在得知可能会被“事后”拘留后,他数夜难眠、每天以泪洗面,甚至出现幻觉、自残等念头,整整一个月活在恐惧和抑郁中。
现在各位或许开始了解,一个简简单单的“拘留”,对本地人来说意味着什么。这位企业家还算有点人脉和经济实力,尚且被折磨的如此,更不用说那个没权没势的家长。
因为在小地方,体制的力量决定着资源分配,是权威、是公理、是老百姓目力所及的一切。被体制的力量否定,意味着你在当地的社会性死亡。
在了解到事情的严重性后,我立刻通过人脉得到了当地县委书记的联系方式,在表明媒体身份后,书记才愿意和我通话,态度也毕恭毕敬。
简单寒暄过后,第一个问题我就问得很尖锐,我说您知道为什么县城的经济一直起不来吗?我听说您最近一直在各地调研,就是想把经济搞好,对吗?
他没有否认这点,我继续说,之所以经济搞不起来,因为你们压根就没把民营企业家当回事,没有好好领会中央关于市场经济的指导方案,不仅没有服务好企业,还让企业主活得战战兢兢!
后面,我和他完整地说明了此事的经过,其实我知道他心里什么都清楚,这位企业家之前早就通过各种关系向这位书记反映,但都没得到回应。
但书记确实忌惮于事件发酵,没有继续刁难这位企业家。我还提出了能否为其取消“案底”的诉求,但对方表示确实难办,但之后不会有任何追求,在得到承诺后,我表示理解。
我当然不是说所有地方都存在这样的现象,但经济差的地方,比如上述案件中的甘肃,官僚气更重,侵犯和轻视个人权利的事件屡有发生,经济差和乱执法两者互为因果。
(最后发一下最近的健身成果)
关于作者:仝麟阁,前财经记者,发表文章累计超过400万字。千万+报道作者,全网百万读者、网易年度影响力创作者。研究领域为政治、历史、经济和社会问题,在多家咨询和教育机构任兼职讲师,现居奥地利维也纳。